图为夜幕下的武汉阳逻新港,灯火辉煌,一派繁忙景象。 (记者 梅涛 实习生 谌雪钰 摄)
图为19日,湖北华新包装有限公司在赶制出口到泰国的热封袋。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出口到东南亚的缝底袋、热封袋达6000万只。(记者 张鸿 视界网 方仲华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 雷闯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深入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探索“走出去”新路径;打造“引进来”新优势;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摘自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新征程,新使命。
开放不足,是湖北最大的短板。精准把脉,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吹响了我省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号角。建自贸试验区,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加大招商引资,鼓励鄂企“走出去”……地处内陆的湖北,正在抢抓国家新一轮扩大开放机遇,努力建成内陆开放新高地。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湖北省进出口总值140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其中,出口891.1亿元,同比增长23.6%;进口513.3亿元,同比增长27.5%。
拥抱开放大潮
湖北自贸区建设提速
不沿边、不靠海的湖北,如何拥抱开放大潮,担当历史新使命?
靠解放思想,主动作为。今年4月1日,湖北自贸区和武汉、宜昌、襄阳三个片区正式挂牌。
设立自贸区,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选择的“内特区”发展模式,是先行对接国际投资贸易新规则、新标准的压力测试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准确把握中国(湖北)自贸区功能定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积极完成重点试验任务,力争在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监管法治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湖北自贸区挂牌3个多月,改革进程快速推进。国家层面,海关总署、国家外专局已发布支持湖北自贸区建设的若干措施;省级层面,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等22个部门相继出台支持湖北自贸区的政策举措;武汉、宜昌、襄阳三个片区制定了对接总体规划的实施方案,出台了一批创新政策。
在第十届中博会上,我省举办湖北自贸区建设推介会,着力加大自贸区招商引资力度;3个月来,省自贸办已连续举办两次自贸区政策推介会,吸引全国数百家企业参加。
省自贸办主任、省商务厅厅长邱丽新表示,湖北自贸区共有19类170项改革任务。目前,我省已颁布实施自贸区《管理办法》,加速推进《条例》立法工作,制定完善自贸区工作机制。截至7月1日,湖北自贸区新增企业4523家,自贸区品牌效应初步显现。“170项改革任务已分解到位,正在全面推进。”邱丽新举例,自贸区的一项改革任务是大力发展商业保理,本月,我省第一批商业保理公司就可面试,相关管理办法在制定中。
“引进来”“走出去”并举
构建湖北开放新优势
7月9日,2017年华创会落下帷幕,两天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4000余名侨胞参会,达成134个项目协议,投资总额超632亿元。华创会,已成为湖北引进资本和人才的重要平台。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全球经济结构深刻调整。湖北如何通过开放构建发展新优势?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引进来”新优势。高水平打造华创会、中部国际产能合作大会等开放合作平台,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经贸合作。坚持引资引技引智并举,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区域性总部、功能性机构和生产基地。
招商引资已成为全省各地发展的重要工程。
去年以来,我省在全国率先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管理权限下放市州,深入推进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省政府出台《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实施意见》《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强化产业规划引导,着重营造亲商安商的投资环境。
邱丽新表示,我省将继续做强鄂港澳粤、鄂沪(长三角)等招商品牌,精心打造“世界500强对话湖北”新平台,不断提升招商引资实效。
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来鄂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257家,居中部第一。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还要“走出去”。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探索“走出去”新路径。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探索建设境外产业和经贸合作区。
过去5年,湖北对外贸易实现翻倍,对外投资持续增长,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唱响湖北声音。
去年以来,人福医药连续实施三起并购,金额近20亿美元,不断刷新鄂企海外并购新纪录;葛洲坝在“一带一路”沿线在建项目超过30个,业务范围涵盖水电、公路、港口等10多个领域,成为中国企业融入“一带一路”的一面旗。
据不完全统计,我省企业在“一带一路”有一定规模的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达90个(总承包),总金额近300亿美元,规划和建设的境外产业园8个。
大平台、大通道、大通关
从内陆腹地跃升开放前沿
构建开放新优势,需要打造大平台、大通道、大通关。
本月6日,当G20峰会在德国召开之际,一趟中欧(武汉)班列,满载着电子元器件、食品等货物驶往德国汉堡。
中欧(武汉)班列,成为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通工具。来自长三角、珠三角以及长江沿线的货物,通过水运抵达武汉,再乘坐火车直抵欧洲;同样,欧洲的货运大批运到武汉,再分拨到全国各地。
看大通道。中欧(武汉)班列已开通15条线路,辐射28个国家,往返开行500余列,线路数量在全国开行中欧班列的28个城市中名列第一,武汉正在加速成为世界货物中转中心;全省国际客货运航线达46条。开放平台不断完善;2020年基本建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2030年武汉水港吞吐量进入全球内河前三,空港货运量进入世界前十。
看大平台。武汉新港空港综保区(一期)通过国家验收,荆门获批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武汉铁路口岸获批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武汉新港阳逻港进口肉类指定口岸、东湖综保区保税物流园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正式通过验收,湖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功能不断完善。
看大通关。关检合作“三个一”信息上传至所有水运口岸,报关单无纸化率96%以上。武汉海关推行“自主申报、自行缴税”,实现进口货物即报即放,率先在全国海关实现首票该模式的电子支付报关单通关。关检部门主动服务湖北自贸区,推出一批监管创新制度。
邱丽新表示,湖北正在深入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从内陆腹地跃升开放前沿。
(作者:王会)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