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很快,“政德”一词成为两会热议的关键词,映照出总书记对怎样提升领导干部能力素养的深切关注,更传递了新时代如何治国理政的思想启示。
古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为政以德一直是秉持的重要政治思想。正所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从政者的德行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令的实施效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德施政、道之以德,就构成了我国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认真剖析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德”的表述,就会发现其内涵与意义不止于此。“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一提纲挈领的总结,深刻揭示出“政德”在党员干部当代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不仅要信念坚定、党性可靠,也要明确宗旨、执政为民;不只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还要廉洁修身、慎独慎初。可以说,从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德”的阐释中,我们可以感知新时代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要求,能够体味总书记选人用人导向的良苦用心。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对“政德”的高度重视,实则是对政治生态的深度审视。政治生态是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时间的高频词。“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与政治生态有关的金句频出,背后是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常抓不懈。今年两会上,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正是这一理念一脉相承的生动实践。
如何讲“政德”?“多积尺寸之功”的叮嘱,传递出简洁却并不简单的答案。这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修炼道德操守,提升从政境界,“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还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做人堂堂正正、干事干干净净,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最终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堂最生动的思想政治课”“解开了一把锁,点燃了一团火”。有代表如此感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以此观之,背负着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身肩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唯有讲政德、立政德,党员干部才能到达“修己以安百姓”的境界,国家社会才能实现政通人和的局面。(人民日报评论员 盛玉雷)
(作者: 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