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新时代作为新篇章2018

携手世界,勇立时代潮头

发布时间:2018-04-27 07:19:35来源:湖北日报

 图为:俄罗斯托木斯克州的木制品专列抵达武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倪娜 通讯员 王遥遥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廖志慧

眼下的湖北,时常成为世界的焦点。

4月27日至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非正式会晤印度总理莫迪。莫迪,成为今年以来继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后,第二位访鄂的外国政府首脑。

而在去年2月,法国总理贝尔纳·卡泽纳夫访问武汉。短短一年多时间,三位外国政府首脑造访一个中国中部城市,密集度历史少有。

5月初,上合组织成员国旅游部长和欧盟驻华大使将聚首武汉,上合组织成员国旅游部长会议和“中国-欧盟旅游年”灯桥点亮活动两大国际盛会在汉举行。

人们惊叹:武汉的“国际范儿”越来越足了!

这,只是敞开胸怀、走向世界的湖北图景之一;这,只是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发展潮流的一朵亮丽的浪花。

开放的大河奔腾,融合的潮流涌动。湖北,携手世界,跃上开放前沿——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迎宾客。267家世界500强企业纷至沓来,资金、技术、管理、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源源不断涌入。

踏着开放的鼓点,鄂企走出国门。高铁桥梁、水利电厂等一批“湖北造”享誉全球。

开放,弄潮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开放,加快崛起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不沿边、不靠海的湖北大步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变身”腹地投资热土、渐成内陆开放高地,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精彩缩影之一。

融入国家战略,构建开放新格局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以铿锵话语,郑重宣示中国坚持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融入国家大战略,湖北奋力前行,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

交通“大通道”,筑牢开放网络——

铁龙蜿蜒。“汉新欧”国际班列累计开通16条线路,辐射28个国家、60多个城市,实载率达97.7%,居全国各中欧班列线路之首。

银鹰翱翔。58条国际和地区航线,将遥远的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与湖北一一“拉近”。

航船扬帆。“江海直达”航线、“泸汉台”集装箱快班稳定运行,武汉至东盟、日韩等近洋航线持续优化,武汉港、黄石港国际直航业务正式启动并常态化运行。

服务管理“大通关”,打通开放“隐形门”——

开放平台不断涌现。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一期)、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二期)通过国家验收,荆门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功获批,仙桃保税物流中心(B型)加快建设。武汉铁路口岸获批汽车整车进口指定口岸。阳逻港进口肉类指定口岸、东湖综保区保税物流园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武汉天河机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投入运营。

电子口岸加快建设。湖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成开通关检联合验放、铁路拆拼箱等19个功能应用项目,成为中部地区应用项目最多、功能最齐全的省域电子口岸平台。

产业发展“大集聚”,垒起开放平台——

瞄准中部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区特色功能定位,湖北大力打造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高端产业不断集聚。

投资便利化“大环境”,营造开放氛围——“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一系列国家新战略,为湖北扩大开放提供了更大舞台。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湖北自贸区总体方案明确的170项试验任务已启动160项、完成32项,国务院、相关部委复制推广的111项改革试点经验已落实104项。

新时代的湖北,挟通江达海、联通世界的综合交通优势,从“开放腹地”一跃成为“开放前沿”。

走出去引进来,开拓一片新天地

坚持开放先导,湖北,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2017年5月,北京中联部大楼。湖北故事,传向世界。

鄂港澳粤经贸洽谈、湖北英国“非凡城市周”……实地考察、投资推介、项目签约、小范围会谈,湖北成果丰硕。“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库重磅发布,推进我省富余产能、优势产业与沿线国家地区的投资合作。

走出去,企业“勇闯天涯”——

工程“走出去”。中建三局、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中国一冶、中铁十一局、五环集团等在鄂企布局海外,修桥筑路,建厂兴业,造福当地百姓。电力紧缺的越南广宁,因为阳光凯迪修建的两个标杆电厂,结束了“三天拉闸、两天停电”的历史,被越南政府赞誉“史无前例”。

产业“走出去”。湖北三环、人福医药、安琪酵母等鄂企纷纷落子海外,繁荣当地经济。人福医药并购澳大利亚、美国药企,成为全球同类药企第二大生产企业;在马里、埃塞俄比亚新建现代化制药厂,为非洲民众送去“湖北福音”。

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湖北联投主导的中比科技园正在火热建设,将为数百家中欧企业搭建激情创新的新舞台;江通动画、两点十分等文创企业与澳大利亚、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一带一路”,是合作之路、共赢之路,也是开放之路。今年一季度我省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44.4亿美元,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7.6%。

把湖北的送到世界去,把世界的请到湖北来。

开放的湖北,越来越走向世界——

法国、美国、韩国、英国在汉设立总领馆,外国领馆数量居中部第一。武汉,可办理英国、法国、韩国、德国等14国签证。

国际活动密集了。中国中部(国际)产能合作大会、中博会、华创会、全球服务外包大会、大曼彻斯特郡和武汉城市圈合作交流会、“中拉共同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重大活动精彩纷呈。“洋面孔”越来越多了。“汉马”开跑,“武网”挥拍,国际选手在武汉流下了汗水,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荆楚发展,有他们建言,近5年来,已有近200位“洋面孔”现身省“两会”会场。

开放的湖北,吸引外商投资抢滩登陆——

2017年,全省新设企业合同外资86.1亿美元,同比增长1.6倍,扭转过去两年连续下跌局面;实际使用外资109.9亿美元,同比增长8.5%。来鄂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267家,居中部首位。

开放的湖北,央企民企大佬纷至沓来——

两次央企湖北行,三届楚商大会,万商聚集荆楚,带来项目,带来资金。校友回归、资智回汉,带来技术、带来人才。

湖北,以宽广的视界拥抱世界,赢得未来。

放眼量抢先机,打开开放新视野

开放,如大河之水,在滋养经济繁荣的同时,不断冲刷着人们思想的“河道”。

面对竞争激烈的区域和全球化竞争,谁的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高、营商环境好,谁就能赢得竞争优势。

扛起全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大旗,自贸区,责无旁贷。

自2017年4月1日挂牌以来,湖北(中国)自贸区敢闯敢试,在放管服改革、负面清单、高端产业聚集等方面频出新招,成为湖北开放的新高地。

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与开放型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基本形成。

武汉自贸片区推出378项“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改革,企业设立审批时间从7个工作日减至1至2个工作日。

宜昌片区做到权力运行清单之外无审批,在全省率先落地“27证合一”。

襄阳片区在全国率先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部门管市场、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发出我省第一张“九证合一”营业执照,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时间由原来的3至6个月压缩到2个月。

“双创”火热,与创新驱动发展相匹配的创新创业生态已见端倪。

“新黄金十条”“新民营经济八条”“光谷七条”等十多项创新政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设立11个海外招才引智联络站,广揽全球人才;纷至沓来的诺奖得主、千人计划专家、“城市合伙人”,垒起湖北人才高地。

“每一项改革都来之不易,都是一次流程再造,但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华中科技大学自贸试验区研究中心主任陈波说。

企业办事更方便了。办税环节平均减少50%,一般事项5分钟以内办结,复杂业务也不超过15分钟。在襄阳自贸片,武汉屈臣氏代表齐星签过承诺书后,领取《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全程20分钟,而过去至少需要20天。

出口通关更便捷了。武汉片区进口、出口实际通关时间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缩短7小时24分钟和6分钟。黑旋风锯业公司副总经理李春林说,报关、交货时间缩短,与欧洲客户联系更紧密了,2017年该公司直接出口5000万元。

以开放倒逼改革创新、倒逼结构调整、倒逼转型升级,湖北正源源不断收获改革红利、开放红利。

小米第二总部、华星光电柔性面板线项目和第六代LTPS(低温多晶硅)面板生产线开工、量产……目前,武汉片区引进投资项目50余个,总投资超2000亿元。武汉东部十公里的左岭大道沿线,吸引逾4000亿元产业投资,正成为汇集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黄金大道”。

截至今年1月底,湖北自贸区以0.065%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全省31.4%的合同利用外资和29.6%的进出口,加速构建内陆开放的“升级版”。

开放先导,让全国唯一需要经过两个省才能到边出海的湖北,跃上开放前沿。

在中国扩大开放的滚滚春潮中,全方位开放的湖北,必将勇立时代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