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7月从浙江大学教育系本科毕业后,我一直在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工作。回首13年的从教经历,正是自己脚踏实地,在忙碌和充实中,辛苦而不心苦的工作,实现了自我的超越。
现在,有很多小学科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在学校不受重视,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有很多牢骚和抱怨,自然也就缺少了前行的动力,过早过上了“四平八稳”的日子。其实,我也是从边缘学科的教师成长起来的,我觉得别人可以不重视自己,但自己不能放弃自己,可以用“有为”赢得“有位”。
我当年是以专职心理教师的身份进入学校的,是不折不扣的“无固定教材、无指导教师、无教研团队”的三无人员,在学校自然没什么地位可言。我不甘心就这么“混”下去,便开始“边教学,边研究”。这基本上是“没有名份,自娱自乐”的草根式研究,自费订阅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期刊,然后拜它们为师,用研究来克服孤独和无助。
为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数据的输入、统计分析和撰写调查报告上,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让自己经历了一次完整的研究过程。我还主动参加了宁波市教科所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的编写,因此结识了不少专家,他们对我今后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其实,研究能把实践、阅读、反思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让自己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2006年7月,我在《中国教育报》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佳评选中,获得了十佳作者的称号。工作四年后,还担任了学校的教科室副主任。这样,我不仅要自己做研究,还要带领大家一起做研究。我自己草根研究的范畴也逐步从学科走向了综合性的教育研究。
与此同时,我逐步走上了教育阅读的道路。2008年10月,我担任了学校教师读书社的社长,开始扮演教师阅读推广人的角色。我自己要大量阅读,并且要研究推动教师阅读的有效方式。我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功夫不负有心人,教师阅读逐渐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亮点,很多教师也在阅读中加快了成长的步伐,《中国教育报》等10余家媒体都刊登了我们的读书经验。
最近几年,我每年都自费1000元以上订阅专业报刊,并阅读上百本书,坚持把教育写作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阅读中,我自己也在不断进步,不仅成为“年度书香”人物,全国十大爱读人物,“名师成长”导师,还出版了《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和《教师阅读力》两本专著。
付出是成长的必然前提。当别人在玩网络游戏或者追剧的时候,我在读书写作;当别人流连牌桌的时候,我依然在自我修炼。青春不是用来挥霍的,而是用来为人生的成长奠基的。我的青春是辛苦的,但我从未感到心苦。回首往事,我很庆幸自己的青春没有虚度。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