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经济纵横·界面】
“大棋局”铸造新动力
——从三组数据看下半年经济难点和突破点
核心提示
■ 目前正处在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期
■ 要打破行政边界,全国一盘棋
■ 国家将推出新的重大工程项目包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不确定性有增无减;我国结构调整的阵痛仍在持续,产业、地区、行业分化明显,下行压力仍较大。全面深化改革,是破解难题的关键——
在扬帆新丝路——中国南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交流展上,参观者在观看“希望”系列圆筒型海洋平台模型。新华社记者 李响摄
1.关键词一:分化明显
【数据1】
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1.8%;据国家统计局90万家企业联网直报统计,今年二季度末,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1744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46万人,同比增长0.3%。
【数据2】
上半年,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降幅比一季度扩大0.6个百分点,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也出现下降;东北地区的省会城市平均失业率在7%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左右。
面前的数据,一喜一忧。数据折射的现实是: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其增量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其所能容纳的就业量相应增加;同时,新旧动力转换尚未完成,转型的阵痛使部分省区感受格外强烈。部分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抗风险能力低,经济出现了持续下滑。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司长冯乃林指出,近两年,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速度在加快,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根据近两年数据测算,第三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创造约100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50万个左右。
东北三省和华北一些省份的失业率高于平均水平,固然与当地人们的就业观念有关,更主要是与其经济结构比较单一,要么经济结构偏重于资源型,要么压缩产能任务较重,与偏重于资源型、装备制造型有关。目前我国正处在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时期。“这是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也是我们下决心进行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指出。
没有阵痛,就没有新生;没有改革,就没有未来。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罗仲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上半年他在各地调研了20多家企业,发现各地情况分化明显。与传统制造业不同,浙江等地的企业在创新的机制下,正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生态,民营中小企业增长迅猛,一些企业正在建立网上发单、网下生产的全产业链“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显示出很强的活力。“从这些企业那里感觉不到经济下行的压力,能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希望。”罗仲伟说。
目前,各省区市纷纷公布上半年“成绩单”,各地的情况证明,转型升级早、产业结构优化的省区市领跑GDP增长。上半年,贵州省GDP同比增长10.7%,位居全国第二。贵州省GDP跑赢全国平均水平,关键在于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4.4%。
今年上半年,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改革措施不断出台。新格局、新形态,对稳增长、促就业作用显著。“算几笔大账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巨大。新兴行业在快速增长,要坚定信心。”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昌林指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认为,对于中国来说,下一步增长点是要盯着新的创新、新的产业。
(作者:高梦格)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