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记者瞿祥涛)“我不仅要脱贫,还要致富奔小康。”1月13日下午,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垭关村被阴雨笼罩,而贫困户张祥印脸上却露出如阳光般的笑容。
张祥印的底气来自于政府贴息贷款2.4万元和自己借款购买的三头能繁母牛。“一头母牛一年产崽一个,一个崽养一年就可以出售,每头能卖1万元左右。”张祥印笑着说,“过两年你看我还穷不穷。”而以前,他靠种点口粮地和打零工,仅仅能维持生活。
“牛生病,或者在山上摔死了也不怕,政府为我们的牛都买了保险的。”张祥印告诉记者,政府有精准扶贫风险兜底基金,可以帮他们承担大部分风险。
张祥印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幸福的生活在向他招手。
贫困户合伙建起的牛舍
而在七星关区委、区政府的脱贫攻坚目标中,张祥印只是20多万分之一。“到2018年,要实现全区12个贫困乡镇、258个贫困村实现省级‘脱贫摘帽’,23.18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七星关区委书记宫晓农满怀信心。
目标如何实现?宫晓农说:“由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扶贫,创新机制按需扶贫是必要手段。‘一市五金多套餐’就是七星关区因地制宜、创新扶贫的新路子。”
“一市”——政府出资建起了“苗木超市”,免费向群众提供苗木发展经果林或用材林,供贫困户自选自用。
长春堡镇规划种植刺梨12329.7亩,已种植核桃25000亩;朱昌镇的1000亩苗圃基地已经平整完毕,马上就可育苗……只此一项,七星关区每年就得拿出1500万元资金,换来的是数万贫困群众奔小康的希望。
“我们村种植了100余亩刺梨,4.1公里的机耕道毛路也逐步建成。”撒拉溪镇沙乐村村主任顾尚琴说,大家对明年的收成充满期待。
撒拉溪镇兴隆村的养鸡场
“五金”——大病医疗抵垫周转基金、产业发展扶持基金、精准扶贫风险兜底基金、小额贷款贴息基金、壮大产业发展担保基金。
为此七星关区专门投入资金1.5亿元。“1.5亿元设置‘五金’,至少可以撬动2亿元以上的金融资金和2亿元以上的社会资金参与扶贫,项目跟上、资金跟上、服务跟上,我们有信心让全区贫困人口三年之后全部脱贫。”宫晓农介绍。
“五金”还为困难群众提供担保和小额贷款贴息。今年8月以来,七星关区已发放小额贴息贷款1.32亿元,需贴息2640.2万元;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资金已发放525万元,产业发展担保资金已担保贷款4100万元,扶持了26个养殖场,带动上千户贫困群众参与发展。
“多套餐”——根据贫困户实际需求推出的精准扶贫多套餐。
针对有劳动力但缺资金、缺技术、没有发展思路的贫困户,七星关区因地制宜制定了能繁母牛、绿壳蛋鸡、黑山羊、设施蔬菜、脱毒马铃薯等10个方面的种植养殖项目,对选择“扶贫套餐”发展产业的贫困户给予2至3年的全额贴息扶持。
由政府“配餐”走向百姓“点菜”,推动脱贫对象由被动的扶贫政策的接受者、受益者,转变成为扶贫项目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截至目前,该区已有8000多户群众踊跃“点餐”。
宫晓农介绍,“一市五金多套餐”的目的就是要整合各方资源,着重精准识别,强化帮扶联系,让贫困群众“点单”、政府“配菜”,发挥财政资金、扶贫资金的最大效用,真正做到“问需式”精准扶贫,激发内生动力,为全区群众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