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揭秘川版百慕大“黑竹沟”:60公里长地磁异常(图)
发布时间:2016-04-25 15:03:30来源:华西都市报进入电子报

探明60公里异常带

历时两年,专家们终于摸清了地磁异常点的分布,并从上万平方公里的航磁资料中,整理勾勒出了存在于景区的地磁异常带。

就在几天前,黑竹沟地磁课题研究成果发布会上,这条地磁异常带,终于露出 庐山真面目。

经探测发现,这条异常带为东西走向,长达60公里,覆盖石门关-荣宏得-罗索伊达一线。从地表调查来看,该异常带几乎与浅表出露的玄武岩体或岩脉重合。这也印证了此前的猜想:带有磁性的玄武岩导致黑竹沟存在异常磁场。

在这条异常带上,各个点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专家发现,在景区核心区域,马鞍山-草甸一线,地磁异常点分布更加密集,异常幅度大多集中在500纳特左右,局部可达数千纳特,尤其在石门关玄武岩区,地表测量的差异值甚至达到4000纳特。

而在景区沟口附近,以及东南部大小杜鹃池,无人机测量的差异值大多集中在数百纳特,相比马鞍山-草甸一线,要小得多。

众谜题待解

地磁异常带的探明,并没有完全揭开黑竹沟的神秘面纱,反而引出了更多的疑问。

致地磁异常的玄武岩从哪来?

地磁异常带的发现,并没有完全揭开黑竹沟的神秘面纱,反而,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出了更多的疑问。

这条地磁异常带,还有很多我们还不知道的秘密——这些玄武岩是何时产生的?在如此长一段时间内,它经历过哪些地质变化?为何石门关的玄武岩含铁量要比其他地方高一些?这些玄武岩的磁性最高能够达到多大?

专家表示,根据无人机测量出的地磁异常,与山脊相对应,与晚二叠地层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从地质图上看,黑竹沟至少受东西、南北两期构造作用,“可能是晚期南北构造作用,将原本埋在地下的二叠系地层抬升到浅地表。”

而这些,目前都还仅仅只是猜想。专家们将继续走进黑竹沟,对玄武岩大量采样分析,以期还原神秘黑竹沟的“前世今生”。

地磁异常不能说明的谜题

此外,这条地磁异常带并不能解释在黑竹沟发生的一切,比如失踪之谜。

除了地球磁场,信鸽找路的办法可能还有多种,为何那4只信鸽就此失踪?如果说,过去人们得靠指南针指路,但现在有了更高级的GPS后,为什么还是有驴友迷失黑竹沟?

难道,这地磁异常会影响信鸽和人对方向的判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家表示,由于磁场对生物体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而现有的证据数量有限。磁场究竟是否对人体产生影响?要达到多大强度才有影响?这还需要更大规模,高质量的证据作更深入的研究。

在此次考察的过程中,专家们还注意到,黑竹沟内的植被群落有带状的分布趋势,这与地磁异常是否有关系呢?

云雾缭绕的黑竹沟,还有很多谜题,等待着我们去解答。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

Copyright © 2001-2019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