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援现场航拍图
图为:挖掘机紧张工作
图为:男童坠落的枯井
楚天都市报讯 据中新社电 11月6日上午11时左右,河北保定蠡县中孟尝村一名6岁男童在跟随父亲收白菜时,不慎掉落约40米深的枯井。为了救人,现场陆续赶来60台挖掘机彻夜工作,预计救援挖掘土方量在200万方左右。截至昨晚,搜救仍在进行中。
1.眨眼的工夫儿子不见了
据男童的父亲赵先生介绍,他们是保定市蠡县鲍墟乡中孟尝村人。11月6日上午11时许,他带着女儿和6岁的儿子,到自家地里收白菜。不料一转头的工夫,儿子就不见了踪影。经过查找,发现不远处的地里露出一个井口,望下去深不见底。
该井早已经废弃,深40米左右,口径只有35厘米左右,井下并没有水。本来该废弃机井上面封了盖子,可能因为秋收后土地翻耕,把井盖给翻开了,井口还掩盖着柴草。由于井口太窄,无法看到下面是否有人,更无法下去营救,于是急忙向警方报案。
通过救援队携带的专业高清生命探测设备,救援人员在井下约37米处发现了一个儿童玩具,但并没有发现男童的踪迹和生命迹象。
事发地点位于一处旧河道内,地下是松散的沙土,非常容易发生坍塌。为了避免发生二次事故,不得不一再扩大作业坑至近百米直径,现场土方挖掘量非常巨大,导致救援工作进展艰难。
2.挖掘机师傅自发赶来
从6日上午11时左右男孩掉入枯井,救援一直在继续,记者在现场看到,医护人员一直不断地向井底输送氧气。
为了救人,现场陆续赶来60台挖掘机。蠡县赵段庄村村委会主任李广振说,挖掘机师傅们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救孩子需要挖掘机,很多都是自发过来。挖掘机师傅们现场随时待命,他们都盯着机器,一旦挖掘机慢下来,他们马上去替换正在操作的师傅,根本不用喊人,“因为机器一慢下来,就知道师傅肯定累了,所以一直盯着机器,晚上温度很低,他们也不怕冷。”李广振说。
昨日早上,记者注意到,在救援现场警戒线以外,有各种早点免费供应,其中包括油条、豆腐脑、八宝粥、方便面等。据介绍,他们是距离现场10多公里以外的村民过来支援,油条摊是由个人出资邀请的,每天大概2000元费用,随时供应。
3.无法判断生还可能性
昨晚7点半,参与救援的直隶救援队队长王小东表示,距离井底还有6.3米,将在井周围放置护壁筒,防止发生泥沙垮塌。
王小东表示,现场目前有三支救援队,分别是直隶救援队、蓝天救援队和及时雨救援队。蓝天救援队主要负责外围警戒,及时雨救援队配合直隶进行挖掘工作。
到晚上7点半,距离井底还有6.3米深。目前挖到的土质很硬,发生垮塌的可能性比较小,但也放慢了救援速度。
他称,此前曾使用红外线摄像头到井底探测,但雾气太重,没有发现小孩踪迹。此外,由于小孩落井时间太长,无法判断其生还可能性,只能尽力挖掘,并不断往下输氧。“如果是成年人,这会儿也已经虚脱了。”
王小东表示,救援方案经过了共同商议,确定将在井的周围放置护壁筒,防止发生泥沙垮塌。
4.近几年坠井事件频发
落井男童的外公李先生告诉记者,该井已建造十来年,荒废了5年左右。“这口井枯了之后,没有回填,没有井盖,也没有在枯井附近竖立警示标识,井口一直裸露在外。村里所有的井都没有井盖和警示标识。”
记者梳理媒体报道发现,近几年儿童坠井事件频发,其中多涉及农村中的机井。河南省水利部门的负责人表示,以前的机井多是国家或集体出资修建的,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就形成了管理上的漏洞。如何管理农村机井,全国目前尚没有较为成熟的经验。
2013年9月6日,郑州鸿宝路干柴李村,一名2岁男童掉进一口未加盖的机井内。消防官兵营救近8个小时未能挽回孩子生命。2014年9月22日,郑州南曹乡一枣园内,一名儿童不慎掉入机井。消防官兵营救4个小时将孩子成功救出。
■链接
为何需要60台挖掘机现场救援?
一般情况下,坠井救援有3种方案:救援人员倒立下井救援、深井救援器、深挖。
通常情况下,发生坠井事故最直接的救援方法就是救援人员倒立下井。如果发生事故的井口比较大,可容得下人倒立,这种方案无疑是最快捷的,但是往往这种情况比较少,出事故的恰恰是一些井口小,比较隐蔽的废弃井。
第二种救援方法就是运用深井救援器,井口小,救援人员无法下井,只能通过特殊的救援设备进行救援,但很多事故由于坠井者年龄较小,在使用这种救援方法的时候,沟通成了最大的障碍。
第三种方法是最笨拙的,但也是比较直接的,就是在坠井周围破土挖掘,直到挖到坠井者坠落的位置。通常情况下,这种方法比较耗时耗力。
此次事故井口只有35厘米左右,且土质松软,为了避免塌方造成二次伤害,采取了挖掘的方法。启用60余台挖掘机,在事故现场200米方圆的范围内开掘。
(作者: 编辑:高梦格)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