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崔崑是我国的金属材料专家。他一生矢志于祖国的钢铁材料事业,为我国特殊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也被人称为“钢铁院士”。90多岁的他,仍在用坚韧不屈的品格、赤诚报国的雄心默默地奉献。
1960年,崔崑从苏联学成回国。当时,新型高性能模具钢是我国工业生产急需品,但无力自主生产,每年需动用大量外汇进口,且价格是普通钢的10倍以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 崔崑: 含铬12%。那么这种东西它虽然是耐磨,但是很脆,因为它含铬很高,里面很多硬的颗粒,很大,非常容易断裂。而且这个铬又是我们国家所缺乏的。所以我们就搞一个低铬的,同时又耐磨,这样一个模具钢。我用别的耐磨能够生成颗粒的一种东西,钨和钼,当时的钨和钼是我们国家富有的一种元素,再加点钒,我们就做。
让中国人拥有自己的模具钢
要做出中国人自己的高性能模具钢谈何容易。当时,我国研究模具钢的实验室基本上是空白,买不到的设备,崔崑带领大家自己动手做,比如感应熔炼炉、盐浴炉,这都是研究模具钢必须的设备。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 崔崑: 用这个炉子我最担心的什么呢?一个是温度要准确。温度不准确,相差十度的话它的性能就不一样。第二个我的担心怕出事故,因为这个盐浴炉一碰到水就爆炸,所以我就担心这个事情,所以我必须亲自去。
经过反复试验,新模具钢的含铬率由12%降低到4%,制成的模具寿命比旧有模具增加了一倍以上,打破了国外垄断。
艰苦不止在实验室。上个世纪80年代,每当新钢种出产,崔崑便背着沉重的“铁坨坨”,风尘仆仆赶往各单位试用。那时,崔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外面跑,他的足迹遍布全国。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 谢长生: 交通不便,不像我们现在一出去高铁、飞机,那个时候硬座可能都买不到,有可能买站票走了。
严谨创新,崔崑先后研制出10种新型自主知识产权新型模具钢,在数十家工厂得到应用,按当时的标准,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亿多元。
坚守初心不改 高龄奉献余热
近20多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我国科技工作者急需一部全面反映特殊钢发展的书籍。2006年,81岁的崔崑开始撰写《钢的成分、组织与性能》一书,这是我国首部全面系统介绍特殊钢的“百科全书”。全书耗时六年,达200万字。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型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柳林: 你想年纪大了以后,写字,眼睛也老花,看东西不清楚,他自己买的电脑,所有的材料,所有的字他一个个地敲进去,他就自己下载了一个图形编辑软件,他自己把那个图片导进去,在那个上面进行修改。
2013年,崔崑与夫人商量,决定将全部积蓄捐给学校基金会,成立“勤奋励志助学金”,用于资助品学优良经济困难的本科生,每人8000元,至今已有一百多名学子受到资助,预计可资助贫困学生500多人次。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 崔崑: 解放以后我们国家完全是走向富强的道路了。我们入党就是因为看到这个国家的新的变化,只有跟着共产党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所以入党我认为是当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自然归宿。共产党人应当是多做贡献,对我们来讲就是能够尽量地多做一些事情,多帮助一些别人。
(作者: 编辑:贾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