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满足人民期待、增进人民福祉,是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跟党走,在国强民富的获得感中,人民群众爆发出排山倒海的前进力量。
——题记
改革开放之初,超卖万斤粮的应城农民杨小运,最初的梦想只是拥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如今,他开的是越野汽车。
“小平您好”横幅书写者胡圣虎,最初的梦想是上大学,“穿皮鞋”;如今在省直单位工作的他,收获远不止这些,工作之余常挥毫泼墨,抒发内心的激情。
90后返乡青年程桔,最初的梦想只是为家乡做点事;如今,她是年轻的村支书、全国人大代表,带领乡亲产业致富,小小年纪撑起一片天。
1984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刊登的“小平您好”照片。
超越梦想一起飞。
一个个写满获得感的人生“小奇迹”,汇成改革开放的“大奇迹”。
“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同几十年前相比,真是沧桑巨变,恍如隔世。”2018年4月26日,看到棚改社区武汉市青和居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地说。
桑田沧海,岁月有情。
改革开放创造彪炳史册的辉煌,四个大字镌刻其间——人民至上!
为人民谋幸福,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
“干杯!干杯!”
2018年10月13日中午,鄂西深山,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人声鼎沸。
这是一场婚宴,乡亲们纷纷举杯祝贺42岁的农民谭庭勇“脱贫又脱单”。
精准扶贫工作队进村,帮谭庭勇建起10亩茶园,盖了新房。
因为贫困,村里60多名单身汉耽搁了终身大事;因为脱贫,当地办了网上相亲会,公开为他们征婚。
千里姻缘一线牵。周家梅,县城里的姑娘,嫁到了生活越来越富裕的山村。
洞下槽村茶园风光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尽锐出战倾力而为。仅过去5年,全省450万人摘掉贫困帽子。
“全面小康路上,我们决不漏掉一户、决不落下一人!”铮铮誓言,回荡在荆山楚水,鼓舞着千家万户。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也是最大的民意。
人民有梦想,国家有希望。
武汉市汉阳区江欣苑社区,正在举行乡情村史记忆展。
一边是陈年破旧的老物件,一边是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都市社区图景,曾经连温饱都是难题的小渔村已成为“全国文明社区”。
江欣苑社区的“政治生活馆”
“以前挣钱是为了活命,现在只要活着就有钱。还是改革开放好哇。”80岁的吴珍珠婆婆言语朴素,字字句句洋溢着幸福。
这是梦想照进现实的喜悦。
“荷包”鼓起来了——
201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80年的77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78年的125倍。
衣食住行大改善——
2017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42.48平方米、每百人拥有汽车25.18辆,农村分别达到58.71平方米、11.29辆;九州通衢,四通八达,搭乘高铁可“上午广州喝茶,中午武汉品武昌鱼,傍晚北京吃烤鸭”。
业教保医养老大进步——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兜”起群众稳稳的幸福,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近10岁;40年间,湖北在校大学生由4.94万人增至153.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降到3.5%以下。
为人民谋幸福,是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
发展的“蛋糕”越做越大,分配“蛋糕”如何更公平?“共享”,写入了党的新发展理念。
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向基层倾斜,向增进百姓福祉倾斜,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
过去5年,我省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5%左右。
从短缺迈向富足,从贫困迈向小康;从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是除旧布新的伟大社会革命,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伟大社会实践。
为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同样是开超市,黄梅县小池镇的朱清兄和胡南光境遇迥异。
胡南光起步早,“物价的刚走,质监又来人了;食药监的刚走,工商又来检查……”
朱清兄的超市2017年开业,“一次检查,所有问题都诊断了。要整改,一次性到位。”
变化,缘于我省在33个经济发达镇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小池成立市场监管局,实行综合执法,困扰胡南光的“九龙治水”难题,破解了。
如今,经营着小店,他们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小池镇滨江新区
“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
党的十九大作出科学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步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之变考量执政能力。
从解决“有没有”“够不够”,到解决“好不好”“优不优”,不是一蹴而就的。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在发展“幸福湖北”的基础上,鲜明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省委第十一届三次全会,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
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突破点在哪里?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
获得感,体现在每一个彰显公平正义的案件里。
湖北首批试点全国司法体制改革,实行法院检察院人员分类管理、落实司法责任制、建立健全司法监督,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省人大在全国首创司法监督工作网络平台,可远程对庭审实时监督。
获得感,渗透在“马上办、网上办”的转变里。
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迈向五级全覆盖,253种证照全程电子化应用,127项“奇葩证明”“重复证明”被清理,76项便民服务在“鄂汇办”指尖办理,“审批长征”渐行渐远。
获得感,浸润在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的画卷里。
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步步为赢”,沿江化工企业专项整治等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初战告捷,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扎实推进,“千湖之省”山清水秀,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土。
在东湖绿道骑行的游客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东湖绿道骑车散步,“汉马”奔跑挥汗如雨,博物馆免费参观,图书馆享受书香,琴台欣赏经典歌剧。这是许多武汉市民的生活态。
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命案必破”有承诺,“小案攻坚”显态度,“扫黑除恶”展决心。2018年,全省扫黑除恶雷霆出击,打掉涉黑组织68个、涉恶团伙1722个,荆楚人民收获安全感。
“2017年,我省小康指数89.43%,较2015年大幅提高6.5个百分点。”新鲜出炉的湖北“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考”成绩单,显示进步,透着喜悦,令人欣慰。
全面小康,我们来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无论从哪个视角解析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事业,其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最根本的实惠归于人,最强大的动力源于人。
在这场伟大的进军中,每个人都是见证者,每个人都是收获者,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奋斗者。
领航者举旗定向,造福于民;人民群众受益受惠,信心倍增,动力澎湃。
在湖北大地上,人民福祉与日俱增,进一步激发荆楚儿女奋发图强的精气神。
潜江虾农在捕虾
国企承包第一人陈启发喊出“不找市长找市场”的先声,科技工作者黄立“下海”创业成为军民融合的先锋,出租车司机王华君创建农民工流动党支部,潜江农民刘主权发明“虾稻连作”,安棉女工仰媛媛将多项传统纺织技法创新改良……每时每刻都有拼搏的汗滴汇入江河。
聚民力,汇民智。
2017年6月,《湖北省精准发力补短板三年十大重点工程实施方案》出台,民生补短板成为重中之重。
心忧群众致富难,湖北投资573亿元,帮助95.4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致富;
心忧百姓养老难,湖北千名老年人城乡各类养老床位数将达到34张,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将达到50%;
心忧百姓行路难,湖北新改建农村公路3万公里,完成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6万公里,让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助力农民奔小康……
宜昌夷陵区张(家口)莲(沱)乡村公路晓峰河段,沿线美不胜收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拳拳初心,映照在一个个民生项目、民生工程紧锣密鼓的推进中,映照在劲往一起使、智往一处谋的党心民心同频共振上。
改革改什么,怎么改?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更问计于民。
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负责人介绍,省委、省政府坚持开门抓改革、促开放。在改革顶层设计上,要求所有改革项目都须经过深入调研,问计于群众。每年出台的改革项目,均请群众点题,调研论证,专家评审,并公示反馈。近4年来,全省每年有10万余人,参与改革评价调查、积极建言献策。首届“湖北改革奖”评选,900余万人网上参与。
党心即民心,民心映党心。
以人民的名义,改革开放的征途鼓角铮鸣、万马奔腾!
(作者: 编辑:袁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