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通讯员 张志新
林善川
入伍时间:2017年
入伍地点:武汉市
放下稳稳到手的博士学位,偏偏保留学籍去参军。武汉大学医学部本硕博班林善川的选择,让老师同学有些惊讶。军营对他有着怎样的吸引力?入伍近一年,他经历了什么?11月24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了这位“博士兵”。
“这辈子,不当兵挺遗憾的”
林善川1994年出生于医生之家,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也在医院工作。而他从小的理想却不是当医生,而是成为一名军人。“可能是受报刊书籍、军旅电视剧的影响,军营对我有着非比寻常的吸引力,军人保家卫国、英勇无畏,我憧憬着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林善川表示,种种原因,当兵的梦想一直没有实现。
2013年高考,林善川以630分的好成绩从广东省湛江市考入武汉大学医学部,就读于八年制本硕博班。如果顺利毕业,就能直接拿到博士学位。
进入大学,林善川在繁忙的学业之余,仍时刻关注着征兵信息。每到征兵季,校园里的征兵海报,街头的征兵宣传条幅,让他又看到了圆梦的希望。
2017年初,他从全国征兵网上看到,征兵有年龄限制。这意味着,再不抓紧报名,就会永远失去当兵的机会。“这辈子,不当兵挺遗憾的!”大四下学期,林善川作出决定,保留学籍去参军。
“只花5分钟,父亲便同意了”
“保留学籍去当兵?”接到林善川的电话后,父亲有些意外,但他很快明白,儿子不是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当兵是好事,有理想有抱负,我支持!”“只花了5分钟,父亲便同意了。”林善川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听说了儿子的决定,母亲却不大乐意,担心当兵耽误学业。一连好几天,林善川通过电话、微信耐心说服,逐渐打消了母亲的顾虑。
好事多磨。林善川登录全国征兵网,却始终提交不了资料。
情急之下,他赶紧向学校人武部求助。原来,男兵征集对象为22周岁以内青年,网络系统做了相应设置,而23岁的林善川已经超龄。
按照政策,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高校毕业生,入伍年龄可放宽至24周岁。可本硕博连读的林善川要读8年,距离毕业还有4年。
武汉大学准博士报名参军遇到困难,消息很快传到省征兵办。“一流的军队需要一流的兵员,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一定要让他圆梦。”该办负责人和军委国防动员部取得联系。
武汉大学人武部也向教育部提出申请。经过多方努力,林善川被批准入伍。
不少同学知道后,纷纷为他点赞。有人问他,为什么选择去部队吃苦?林善川说:“只要用心,哪里都是大学,我想去部队学习大学里没有的东西。”
藏区部队的编外“卫生员”
坐火车、转汽车,大巴在弯曲的山路上开了近一天,林善川来到梦寐以求的军营——武警部队四川某部,这里位于海拔2000多米的藏区。
尽管无数次设想当兵的样子,可当林善川面对每天排得满满当当的军事训练,还是有些吃不消。
“多亏了班长、战友在训练场上开‘小灶’,让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文弱书生变成格斗、刺杀和枪支使用样样精通的钢铁战士。”新兵考核,林善川多个课目成绩优秀。
林善川刚到部队没几天,一名老兵肚子疼,吃了药仍不见好,慕名找到他。
“可能是腹泻,注意饮食卫生、按时服药,一两天就好了。”林善川给出建议,老兵很快康复。
“这个大学生,有两把刷子!”消息传开,连队请林善川给官兵上健康教育课,讲授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踏实、认真,林善川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战友的尊重。2017年12月,预备党员期满,经过考核,他在军营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
“无论是党员还是军人,都意味着责任和使命。”林善川表示,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对部队有用的人,干好本职工作,执行好各项任务。
(作者: 编辑:刘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