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2月12日,洪山大学之城建设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
图为:“中国宝谷”效果图
图为: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创业中心效果图
□楚天都市报记者周治涛通讯员张宾 杜微波邓洲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邹斌
项目风采
“宝谷”之翼:中国地质大学宝谷大学生创业中心
洪山区与中国地质大学合作项目中国地质大学宝谷大学生创业中心,位于中国地质大学校园东区原附属小学内,北临鲁磨路,占地面积约13亩,规划总面积不少于20000平方米,总投资不低于9000万元。中心建成后,主要用于大学生创业工作室、大学生创业辅导中心、宝谷创业服务中心、珠宝企业总部基地等。该中心和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大楼,就像为中国地质大学珠宝旅游文化街区插上腾飞的双翼。
中部“学谷”:环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圈核心区
该项目位于洪山区雄楚大道,包含“教师教育培训大厦”和“南湖变电站(大学生创新创业大楼)”,总建筑面积约为73000平方米,建设总投资约为3.64亿元。项目旨在依托华中师范大学文化教育以及科技创新的优势资源,通过环华中师范大学周边未开发土地进行开发建设,打造“中部学谷”。
“智谷”二期:环华农经济圈之融创智谷产业园二期
作为武汉首家以人工智能为“产业基因”的产业园区,位于洪山区文化大道与三环线交会处的融创智谷已初具规模。而环华中农业大学经济圈之融创智谷产业园二期,位于洪山区文化大道555号,规划建筑面积25.37万平方米,总投资17.12亿元。项目将打造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创新集群,重点引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移动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院校心声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
区校共建助力科研转化
武汉理工大学位于洪山大学之城建设的核心圈,学校发挥材料、交通、汽车等优势学科,如今已孵化创业团队400个、创业人才3000人、年产值1000万以上企业35家。依托学校与洪山区签订的环武汉理工大学理工创新经济带建设战略协议,总投资6.3亿元的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孵化楼开工建设,将很好地服务于武汉市“校友经济”“资智回汉”项目以及促进武汉理工大学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
此外,随着区校共建项目的推进,武汉理工大学周边环境日新月异,如占地面积200亩的武汉理工大学体育中心建设,方便了学校师生,也服务了周边居民。
湖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刘晓洪
区校共建让城市更美好
湖北省农科院是我省从事农业应用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农业科技产品研制与开发、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的科研单位,院区历史可以上溯至二十世纪初,至今有100多年。近年来,湖北省农科院的发展,与洪山区城市建设息息相关,不断谋求互利共赢。“大学之城”建设,是洪山区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作为武汉市二环外三环内科研用地最大的单位,省农科院不仅将与洪山区共建“南湖城市副中心”,还将打造国家都市农业科技主题公园,建成全国区域型农业科研创新高地。
(作者: 编辑:刘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