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昨日下午,清华美院博导陈楠教授在湖北美术馆做了一场关于“汉字·格律”的讲座,其对甲骨文的艺术设计,令人叫好称赞。
图为陈楠
楚天都市报记者刘我风通讯员张浩彭昕
你见过甲骨文,但你见过甲骨文的表情包,看过甲骨文制作的动画片么?昨天下午,湖北美术馆一楼报告厅被挤得水泄不通,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博士生导师陈楠教授在这里主讲“汉字·格律——现代设计语境下的汉字艺术设计观”,并发布新书《格律设计·汉字艺术设计观》《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设计解读》。
据陈楠介绍,早在2004年,他就开始思考如何应对“诗意的设计”这个命题。他注意到,中国人对于诗的讨论多会集中于抒情言志、描写意境与辞藻语句的凝练等,这就好比面对一个设计作品多从创意和视觉形式加以讨论一样,而藏在形式背后的思维与方法却是设计师最感兴趣的部分。“譬如格律,是一个既充满艺术魅力又显得非常理性的概念,不同的诗人在一个被前人设计好的相同字数、断句、平仄的格式结构规则中创作出不同的题材、表现不同心绪意境。”
此后,无论在设计教学还是在创作实践环节,陈楠都将格律设计理论运用其中,从“格律”反观“格物致知”,从“格”的思考、格局的建立、格律的运行规则、格物致知,再到关注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的融合,进一步提出“格物致知行合一”的全新概念……此次发布的《格律设计·汉字艺术设计观》《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设计解读》两本新书,集结的是陈楠多年来有关“格律设计”的研究内容以及用格律设计理论指导开展的汉字设计研究与实践。与之相配合的展览也介绍了陈楠的部分创作手稿、作品实物与视频影片,包括“甲骨文字库”“东巴文”“新章草”与设计延展、江永女书线上转换器、用设计方法全新解读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以及甲骨文、金文、民间花鸟字、现代标志、图形设计中的创意文字设计等。其中用甲骨文设计的动画视频前围观的人最多,用甲骨文设计的表情包“白富美”“单身狗”“女神”“神马”“菜鸟”“宝宝”“猪”“吃瓜”等得到很多年轻人的点赞和转发。
(作者: 编辑:刘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