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迫切需要高技能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人力资本与金融资本被摆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今年初,宜昌出台《关于更大力度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全市营造企业人才成长环境的路径和方法。4月16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项由市委组织部和市人社局牵头实施的企业人才战略,以三峡英才工程为统领,早已拉开帷幕。
“菁英计划”五年行动方案启动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由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国资委和市经信局四部门联合发起的“菁英计划”培育工程2018-2022五年行动启动。
据悉,“菁英计划” 培育工程以宜昌市新生代民营企业负责人为重点对象,兼顾国有企业中青年高管,推出的主要活动有企业家发展力提升、企业大讲堂、深度对标工程和企业家社群品牌活动。
创新培育方式,是行动方案的特色和亮点。市委人才办表示,培育工程将通过集中培训、专题讲座、实训教学、创新创业赛事、到政府部门跟班学习等多种培育途径进行,采用“体验式学习-案例演练-项目路演”的方式设计课程,提供系统、针对性强的创业培训,以培育科技创新创业生态,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到宜昌创业。我市还建立新生代商会、青创会、青企会等商会(协会),建立导师帮带机制,注重搭建新生代之间、与创一代民营企业家以及不同行业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平台,优化成长环境。
与此同时,寻找一批国内外行业领先的标杆企业,采取专题学习和境内外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宜昌企业进行深度对标学习,争取“对标一个改变一批,对标一点改变一片”。
设立高技能人才工作站和技能大师工作室
每年推荐至少两名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国贴、省贴及省突出贡献专家评选;指导民营企业建立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定期举办两期专业技术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班;鼓励和指导不少于5家民营企业申报高技能人才工作站和技能大师工作室……
翻阅市人社局4月4日新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十二条措施条条具体实在:支持鼓励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岗位津贴制度,用人单位聘用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毕业生,分别按照中专、大专、本科学历落实待遇。截至2018年底,全市技能人才队伍总量为38.2万人,其中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为12万人,拥有市级以上高技能人才工作站7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2个。
为留住民营企业高技能人才,该局还推出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专技人才申报职称,不受户口、身份、档案、学历等限制,在不同企业取得的工作业绩都可以作为个人业绩;对中初级职称评审开通 “直通车”,制订“一企一策”职称评审方案;对重点企业的业绩贡献突出人才,纳入特殊评审范围满足企业职称评审需求,推进民营企业人才梯队建设。
为加强扶贫人才培养和使用,今年我市将遴选全市第一批30名农村实用拔尖人才和30名高技能人才进行培育,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提供“订制化”系列服务
近几年来,我市将民营企业急需人才纳入每年度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岗位需求目录。去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领域开展专家行活动,深入民营企业了解发展难题,组织相关专家针对性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全面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创业担保贷款、降费减税等,为企业提供“订制化”专家服务。
全面落实“我选湖北·爱上宜昌”计划,提出三年内引进10万名高校毕业生来宜就业创业的目标。截至目前,我市实习实训大学生3.48万人,同比增长40%。市委人才办还与三峡大学签订人才合作协议,在高端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方面,建立校地人才合作新模式,推进区域人才一体化进程。
4月16日,一年一度的全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开幕,30家旅游类企业现场观摩,举行校企对接恳谈会,共商旅游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大计。
像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一样,我市打造以“宜昌市技能状元大赛”为龙头,各行业、企业技能竞赛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让技能人才在实操赛事中成长,实现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和员工的多方共赢。(记者 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