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周燕琼)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去年7月,宜昌全市启动“千名干部进千企”服务活动,已累计为各类企业解决实际困难3016个,品牌影响力不断深化。双千”服务活动持续深入常态化开展,始终保持生机勃勃、活力盎然,原因何在?近日,笔者进机关、访企业、走县市,找寻答案。
配法律之剑 护航企业强身健体
“现行《商标法》规定,广告发布内容不能含有‘驰名商标’字样,建议对所有户外广告及包装袋排查纠正。”湖北得伟君尚(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律师事务所青年党员律师李浪,在审查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对外签订的《户外墙体广告发布合同》时,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违法行为,提出改正意见,避免了三宁公司受到行政处罚的风险。
不仅如此,得伟君尚(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律师事务所还为三宁公司独家定制“智能法律顾问系统”, 指导公司建立法律风险防控机制。
三宁公司法务负责人李潇吟说,该系统可以实现合同审查、主体监控、履约提醒、合同管理、法律咨询等功能。“法律审查更快捷、高效。”
不只是三宁公司,得伟君尚(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律师事务所深入到白洋工业园区、西坝街道办事处等地,枝江金润源集团、湖北江为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保姆式”的法律服务。同时在调研走访过程中整理形成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常见14个风险点,帮助广大企业自查自纠、预防风险。
在宜昌,像得伟君尚(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律师事务所一样,为企业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活动的律所还有很多。
今年下半年以来,作为“双千”活动子品牌,“千名律师进千企”公益法律服务专项活动启动,已组织律师2422人次到企业实地走访,开展法律体检1091次,审查完善规章制度448个,梳理法律风险点620个,协助企业化解矛盾纠纷378件。
用机制之力 保障企业扬帆远航
11月19日,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公司的30名员工来到市房产交易中心办理产权登记,困扰该公司多年的产权证办理问题拉开解决大幕,后续近700户也将陆续办理。
今年5月,市委政法委“双千”工作专班在搜集企业困难时了解到,由于历史原因,该公司有728户房屋产权证需要办理;“三供一业”分离和社会职能移交难度较大;企业需要兴建一处供水加压泵房涉及占地审批;一笔涉及多个省份的债务存在执行难;另外还有2个工程建设项目需要协调推进。
“短短半年时间,以上六大难点全部解决。”十六化建总经济师丁华章的感谢之情溢于言表。他说,这既体现了市委政法委办事有速度,更彰显了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度。
服务过程中,市委政法委总结经验,出台了“宜昌市政法机关服务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打通了政法机关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绿色通道,形成了“双千”工作长效机制。
“绿色通道主要通过执行首问负责制、联席会议制等方式,让政法机关形成合力,拧成一股绳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市委政法委办公室主任贺金华介绍。
真心实意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良好的营商环境更加坚定了十六化建扎根宜昌、建设宜昌的决心。目前,企业正计划投资30亿元,在西陵区打造集安置、人才引进、央企总部办公、酒店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开发项目。
与此同时,市直政法各部门也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分别出台了《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服务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市公安机关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措施》等办法,完善服务体制机制,优化营商软环境。
借基层之光 助力企业一体化腾飞
9月18日,夷陵区税务局开具了首批部分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收入退还书,三峡昌耀管廊建设有限公司的会计商燕霞接过这张退税单据时兴奋不已。
她感慨,公司前期厂房建设、购置设备等等投入巨大,截止到今年8月已经产生603万增值税留抵退税。“由于投产时间不长,销售局面尚未完全打开,这117万元的退税红利大大减轻了公司的资金压力。”
向基层延伸,打通扩大服务覆盖面的 “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县市区“双千”服务活动全面推进,“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在各地火热开展,深耕基层服务大局,实现服务均等化,构建了全时空广覆盖的服务网络。
宜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仅用3个月时间,帮助宜昌力能液化燃气有限公司解决了108亩项目用地问题;夷陵区交通运输局积极改善企乡村公路路况,针对通往湖北龙齐国优科技有限公司的天岩乡村公路实施路基加宽,还将开展路面改造……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组织企业集中培训,解读政策;西陵区全面运行“首席服务官”线上服务平台,实行“企业吹哨、首席服务官报到”机制,强化问题收集、分类、转办与督办,形成工作闭环……
比服务百花齐放,重质效百家争鸣。截至目前,各县市区共收集企业各类问题2433个,办结2233个,办结率达91.8%。
“建立工作机制,才能提升服务质效。”市经信局局长丁庆荣介绍,目前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均建立了“双千”工作长效机制,推动全市干部参与,全域机关行动,形成“企业有呼声、政府必回应”的服务新格局,“双千”活动成为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