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宜昌频道 > 宜昌社会解读

飞鸿寄情守初心——曾朝平老师关爱“一带一路”建设者子女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1日11:24 来源: 三峡日报

曾朝平老师辅导孩子们学习 照片由本人提供

我的爸爸在远方,在峡谷的激流旁。

亲爱的爸爸,我好想您啊!

想您的大坝有多高,电站有多亮,

我每天都在地图上找,找您的峡谷找您的江。

……

这首《我的爸爸在远方》,西陵区葛洲坝实验小学的学生几乎人人会唱。

歌里,有宜昌的骄傲。葛洲坝集团及其相关企业的大批员工,成为“一带一路”建设者。

歌中,有他们留守在宜昌的孩子们的思念。

歌外,有对初心和使命的追问——怎样让这些特殊的留守孩子健康成长?如何以教育工作者的担当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曾朝平,一名党员、女教师,已经并将继续做出回答。

“幸福班会”的背后——

纸短情长,激荡远方的爱

9月1日,西陵区葛洲坝实验小学501班,新学期第一课。

44岁的班主任曾朝平老师抱着一大摞信件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下“幸福班会——纸短情长 远方有爱”几个大字。

“同学们,这是暑假奋战在外营点的爸爸们写给你们的信,我已打印出来,现在发给大家。”

兴奋,急切,孩子们一个个走向讲台。

接着,曾朝平展示了爸爸们传回的照片和资料,辅以讲解,让孩子们了解伊朗、尼泊尔、阿根廷等国家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

孩子们叽叽喳喳,好奇、骄傲不时写在脸上。他们的心田,也播下“一带一路”的种子。

和众多家长“千里飞鸿”,于曾朝平有着怎样的机缘?

“我的父母也是因建设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而来到宜昌的,记忆中,父亲的陪伴稀少而珍贵。”她说。

1995年秋,刚从教的曾朝平,就做了班主任。班上一个女孩,令她多了几分关注。女孩很少举手发言,也不和同学交流,眼神分明透出忧郁。

家访时,曾朝平了解到,女孩的爸爸支援三峡工程建设,奋战在三峡工地,极少陪伴孩子。

她向女孩的妈妈要了详细地址,写了一封信,发往三峡工地。

“为什么我们需要陪伴?因为陪伴很温暖。以情暖心,就是心灵洗涤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信中的话语,打动了女孩爸爸,女孩从此有了温热的父爱。

此后,曾朝平坚持写信与家长交流。从传统书信到博客、QQ、微信等电子书信,她不曾间断。

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本部在宜昌的水电施工企业转战到“一带一路”沿线。曾朝平所带的501班,16名学生的家长在伊朗、尼泊尔等国参建水电工程项目。

曾朝平建起QQ家校沟通群,以“每月来信”的方式,把家校共育网延伸到“一带一路”。

无数个夜晚,她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一个个细节倾注于指尖,让思忖化作一段段景、情、理兼备的生动文字,促成学生与家长的“星空守望”。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爱源源不断地赋能,期待您以文字的力量和温度,给予孩子另一种高质量的陪伴……”去年底,曾朝平在班上发起 “纸短情长 远方有爱”亲子书信活动, “幸福班会”也从此奏响了序曲。

“每月来信”的信念——

童年不可复制,让每个孩子都“闪光”

“这学期连续3次‘每月来信’里,受表扬的学生中找不到我女儿的名字,她真的很差吗?……”接到周于诗爸爸从广西南宁外营点打来的电话,曾朝平感受到了对方的灰心和沮丧。  

“信中只表扬了进步最大的……”话刚出口,曾朝平就觉得自己错了。美好的生命刚启程,绝不能给孩子贴上“好”和“差”的标签。教育应该给人希望和力量!

“童年是不可复制的!”她理解周于诗爸爸的心情,深感一名教师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她暗下决心,要让缺少父爱的孩子们遇到最美的春天!

没有一朵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从那以后,曾朝平投入更多精力关注每一个学生。

校长徐萍说,曾老师经常组织不同的创评活动,不断捕捉、开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留心观察、注重家访,使“每月来信”有细节、有温度。

“本月评出的优秀少先队员:周于诗、李承泽……;读书之星:喻姚楷成……;艺术之星:龚沛菱、吴雨菲……”今年5月的“每月来信”中,曾朝平创新评选了数十种荣誉称号,让每个学生都“闪光”,给“一带一路”建设者家庭送希望。

借书、买书、熬夜参加教育论坛……为写好每一封信,曾朝平常常利用休息时间阅读大量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家校沟通等方面的书籍,摘抄本已有10多个。信越来越受欢迎了,家长们的点赞越来越多。

“我们一起做陪伴孩子成长的点灯人,给他们带来希望和动力,带来快乐和幸福!”曾朝平对家长的勉励得到了热切的回应。

至今,她已发出近千封“信”,超过40万字。

“第一粒扣子”的考验——

“亲子约定”穿越千山万水,成为家校共育的独特风景

“您女儿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很不错,但近期学习有所松懈……”今年初,曾朝平了解到王婧怡的爸爸在厦门杏林湾水电站工作,平时对女儿的学习和生活关心较少。反复思考后,她熬了3个晚上,给这位爸爸写去一封4000多字的长信。

王婧怡爸爸感激地说,一直以为自己在外面打拼,管孩子是妈妈的事,是曾老师的信及时点醒了他。“爸爸现在很关心我,昨天还打电话问我暑假作业完成得怎么样。”新学期临近,王婧怡心情格外好。

给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家校的共同任务。教育不仅需要时间和汗水,更需要感化灵魂的智慧。为了让“问题学生”也沐浴阳光茁壮成长,曾朝平经常“一对一”写信与“一带一路”建设者沟通,告知孩子在校情况,传递科学育儿理念,提供解困思路、法子。

侯泽安有段时间做作业不认真,上课无精打采。曾朝平发现后,专门给他在伊朗的爸爸侯超发了一封信:“建议您和孩子来一个‘父子约定’,互相给对方做榜样。”

远方的爸爸一下子成了“竞争对手”,侯泽安立刻“应战”,学习近乎痴迷,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被评为“全科优秀生”。

喜讯传到伊朗羌姆溪水电站,侯超也向儿子亮出了“竞争成绩”:“你评上了‘全科优秀生’,爸爸很欣慰,向你学习!我利用休息时间狠学当地语言,教出了10名技术熟练的本土工人,实现了对伊朗员工的传帮带……”

这样的“亲子约定”,释放出意想不到的能量。

每晚7点,喻姚楷成与爸爸准时出现在网络视频前,随着妈妈一声“开始”,父子俩兴致盎然地比赛做题……

韩千予在给爸爸的信中写道:“我现在学会了洗衣服,学会了蛋炒饭,前不久还照顾生病的妈妈呢!”

而她身在尼泊尔的爸爸韩卫,全身心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多次在工地抗击频发的自然灾害,为减少项目财产损失作出了贡献。

“一带一路”上的这些特殊飞鸿,成为家校共育的一道独特风景。

葛洲坝集团尼泊尔上崔树里3A水电站项目部总经理王紫阳感慨地说,曾老师的“每月来信”见初心、有力量,帮我们稳固了宜昌后方,有力支援了项目前方。

【责任编辑:曹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