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医疗战线的“娘子军”纷纷投入最危险的救治“火线”,与病毒赛跑,与死神决战,“铿锵玫瑰”用柔弱的双肩,义无反顾得挑起战“疫”的千钧重担。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一篇篇医线日志,见证了“疫路”逆行的最美芳华。
病人也需要“心处方”
讲述者:长阳新冠肺炎隔离一病区主任 秦荣(县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副主任)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万家团圆的欢庆时刻蒙上了阴影。大年三十那天,我和9名“战友”提上简单的行李,来到全县新冠肺炎集中收治隔离病区一病区,成为战“疫”先锋队。
从最开始的9人,到后来确诊患者增加到20多人,医护人员忙的“连轴转”,有时甚至只能休息五六个小时。付出总有回报。2月7日,全县首个治愈患者从一病区出院了,让我们大家的信心更足了。
合格的医者不仅要治病更要“医心”,这是我从医15年的体会。在一次查房中,我发现一个刚入院的女患者情绪低落,便抽空坐下来和她聊天。原来,她担心肺炎没有特效药治不好,会花很多钱拖累家人;又觉得家人没给她打电话,是不是嫌弃她了……我轻言细语的宽慰她,目前大部分患者为轻症,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一定能渡过难关;费用方面更不用担心,国家免费治疗。见她情绪好转,我又马上电话连线她的家属沟通,原来是一场“误会”,她入院时忘带手机充电器,家人担心电池不够用,因此不敢打电话给她。我连忙托人给她买来了充电器。
从那以后,笑容常挂她脸上,身体也一天天好起来。“你们辛苦了,谢谢!”出院那天,她不停地表达谢意。这样的话,我从医多年听的也多,可在疫情笼罩的当下,这两个字犹如寒冬的暖阳,驱散了疲惫与忧虑。
拼尽全力不留遗憾
讲述者:长阳新冠肺炎隔离四病区护士长秦艳杰(县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护士长)
工作10年也算“老兵”!但这一次的疫情来的很猛、传染性强,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我负责的新冠肺炎隔离病区四病区,开设在县新中医院的新病区,用于集中收治全县新冠肺炎确诊及危重病例。作为护士长,我参与了病区的筹建工作。熟悉“三区两通道”,打扫消杀公共区域,拟定医疗物资清单,病房床位设置,仪器设备调试、人员培训……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有一丝马虎。隔离病区从筹建到开区,只用了30个小时。2月6日开区当天,就收治了7个病人。
医院就是战场,医护就是战士。我在心里默默鼓劲:“无论如何,都要拼尽全力,不留下遗憾。”
最开始的几天,我像机器不停运转,一天接听上百个电话,不吃不喝十几个小时,每天最多休息三个小时,感觉一点也不累。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不断完善人员分工和工作流程,大家的配合越来越默契。
防护物资够不够?防护服穿脱的步骤对不对?病区消毒等措施到位没有?在病区的22天里,感觉自己就是一根紧绷的弦,不敢有片刻松懈。人员轮换的时候,我还要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对新同事进行战前培训。
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治好病人,也让每一个“逆行”的医护人员平安回家,这是我最大的心愿。我相信,寒冬终将过去,春天终会到来。
战“疫”让我成长
讲述者:长阳新冠肺炎隔离四病区护士田春容(县中医院内一科护士)
我是瞒着爸妈去“前线”的,起初不敢说,怕老人们担心。我和同事们在请战书上按了红手印,但想到第一次进隔离病区,心里还是“慌”。
进入隔离病区要穿四层衣服:第一层是自己的内衣,第二层是手术服,第三层是隔离衣,最后才是防护服、护目镜和面屏。我们还要戴两层口罩、两层手套和两副鞋套,外加防水胶靴。规范的穿戴好这套“装备”至少要花半个小时。同事们戏谑的说,如果这不是在病区,乍一看还以为是电视里面的生化部队。
呼吸不畅、行动笨拙、操作不便、视野不清……一系列的反应接踵而至,心也砰砰直跳。面对未知的病毒,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恐惧与不安。
隔离病房没有陪护人员和清洁工,病人的生活起居全部由护士“承包”。打水、送饭、消毒、拖地,包括帮卧床病人翻身、喂食,甚至处理个人卫生……超负荷的忙碌很快冲散了最初的紧张。
在病区的14天里,我被太多感动包围。刘逸民为上战场,狠下心给儿子提前断奶;覃欢第一次穿上防护装备不适,直冒冷汗,还是强忍着坚持下来;张冬妮和爱人都在一线,母亲身体突然不适,挂断5岁女儿的视频电话,转身又去接班……
2月9日是我26岁生日,这是我进入隔离病区的第三天。如果不是父母和同事提醒,我都忘记了。吃着爱心人士送来的蛋糕,我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更懂得了白衣“战袍”的使命担当。
(整理人:杜强 覃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