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琳借助网络力量推广家乡的美景美食。通讯员 向红梅 摄
带领村民发展香椿产业。通讯员 郑家裕 摄
“订单种植+保底收购”模式确保农户增收。通讯员 郑家裕 摄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通讯员向红梅、聂爽、陈训钊)4月28日一大早,秭归县梅家河乡三掌坪村忆乡情土特产产销专业合作社的场院里,宋玉琳已经忙得“脚不沾地”,一笔发往潜江的干货订单要加紧生产,二茬香椿的采摘、收购和加工也要赶工期。
宋玉琳是梅家河乡产业致富带头人,初中辍学的她当过勤杂工,开过小餐馆,饱尝创业的艰辛后,终于在宜昌城区有了自己的餐饮连锁店。
阳春三月是采食香椿的季节,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开店期间,宋玉琳发现家乡的香椿备受顾客欢迎,许多客人远至而来,就为尝一口“春天的味道”。为此,她有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2013年,宋玉琳和丈夫毅然关掉了宜昌城区经营多年的餐厅,扎进梅家河乡三掌坪村。三掌坪村是半高山地区、市级重点贫困村,宋玉琳经过考察调研,发现香椿树适合在这里生长,于是决定带领村民发展香椿产业,探索一条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2013年11月,她首次栽下幼苗,并在次年春天就取得了收益,这让宋玉琳信心倍增。2014年,宋玉琳成立忆乡情土特产产销专业合作社,在三掌坪村流转土地200亩,开始大力发展香椿种植,采取“订单种植+保底收购”的模式确保农户增收。
为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宋玉琳注册了“勤味堂”商标,进行乡村系列农家风味食品的种植及经营深加工,开发出香椿酱菜、香椿咸菜、香椿干菜、香椿酱、剁椒酱等系列品种,实现种、产、销一条龙服务,产品远销湖南、河南、广东等外省市场。
今年受疫情影响,产品外销运输一度受阻,宋玉琳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一边做好防疫防控,一边加快复工复产步伐,积极与客户联系外运。“产品外销通道打开及时,我们严格按保底价格收购产品,没让村民受损失。”宋玉琳说。
经过数年发展,三掌坪村原来贫瘠的土地如今已成为年均亩产3000多元的“金窝窝”,香椿种植规模也逐渐扩大,全乡达到1100多亩。宋玉琳表示,下一步将借助网络力量,把家乡的美景美食进行系统的包装推广,拉动销售,进一步扩大种植经营规模。
“像三掌坪村这样地理环境特殊的乡村,就需要宋玉琳这样的新乡贤回村带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村民致富。”梅家河乡党委书记孙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