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梅朝辉在养殖场喂养肉牛。通讯员 供图
长春村八组村民在田间插秧。通讯员 供图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郑家裕、梅大春、郑勇)“今年公司肉牛养殖年经营收入有望突破150万元。”5月19日,在泉水灌满了的层层梯田旁,秭归犇腾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梅朝辉,讲起了自己回乡创业的故事。大山之中,他的生态农业已越走越宽广,田园诗画也越绘越美丽。
梅朝辉今年47岁,是秭归县沙镇溪镇长春村人。2001年,他高中毕业后,就远赴北京、广东、福建等地打工。“儿时的记忆中,家乡山清水秀,到处都是绿色的稻田。”每年过春节回家,当他看到昔日的耕地荒芜,在田里劳作的都是年老人时,心里久久无法平静。
2013年夏, 梅朝辉放弃城市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稳定的工作,回家乡创业。经过多方考察,结合家乡水草丰荗的特点,他决定养殖肉牛。他将自己打工的全部积蓄拿了出来,再找朋友拼凑100余万元,创办了秭归犇腾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随后,梅朝辉在山上建成了一个能容纳100多头肉牛的养殖场,以及配套的沼气池。养牛圈舍修建好后,他从内蒙古买牛犊,运回育肥进行出售。从内蒙古到秭归来回几千公里,担心运输途中牛犊安全,他一路上都和牛犊待在一起,浑身沾满被牛粪是常事。
养牛也是个技术活,开始时他一窍不通,遇到难题就在网上查询资料,购买书籍学习肉牛养殖的技术和经验,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秭归县畜牧局请教。如今,梅朝辉的养殖经验越来越丰富,养牛也慢慢步上正轨,最高峰时年存栏100多头,出售50多头。
肉牛养殖需要牧草,梅朝辉找村委会提出了“一免二优”的牧草种植模式,即免费发放牧草种子、优先优价收购本村村民种植牧草。在牧草种植季节及时开展牧草种植培训,挨家挨户指导种植技术,在牧草收割时,他又挨家挨户上门指导农户收割、施肥,做到“一季牧草、两季收割”。截至目前,全村共有30多户从事牧草种植,种植面积达50多亩,亩产值可达5000多元。
为了带动村里老百姓增加收入,他承诺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包括路边杂草均按照牧草价格收购。近6年来,公司每年收购全村老百姓秸秆支出15万元以上。“现在,我家田边杂草和秸秆都能变钱了,去年我家就卖了近5000元。”贫困户梅卫军说。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饲草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周边农户种的饲草远不够喂养之需,梅朝辉把目光盯上了屋场周边的金坝、银坝水田。“如果把这些良田流转过来,发展高山冷水米产业,既能解决养牛饲草,又能用牛粪种植生态水稻。”
2019年春,梅朝辉流转周边农户50多亩农田,种植冷水稻,每亩为农户支付租金200元,让出租的农户常年在他公司打工。当年,他为本村村民支付工资17万多元。村民梅大钢因患矽肺病已经不能外出打工,仅去年一年,就在公司打工增收1.4万元。
今年,梅朝辉又流转土地70多亩,抓住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开发的机遇,按照“记住乡愁”的理念,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土地改造过程中植入乡村旅游元素,把层层叠叠的梯田打造成农业风景区、产业观光园,农民抢抓农时忙碌的身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农耕画卷,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