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最新消息 > 宜昌社会解读

湖北社科普及周“社科市集”开张 沉浸式开启文化盛宴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1日11:40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冯晓芊 通讯员彭潇 实习生张文耀)5月20日上午,湖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普及周主会场活动在宜昌启动,以“建成支点  智启未来”为主题,打造了一场“可听、可看、可感”的社科知识盛宴。

图片1.png.png

夷陵广场上“社科市集”开启。(冯晓芊 摄)

上午9时,夷陵广场热闹非凡,“社科市集”成为焦点。市集围绕杏林、书香、非遗、匠心、教育、创艺六大主题展开,设置科普展览、便民咨询、互动体验以及文创展示区域,将社科知识以生活化、趣味化形式呈现,为在场市民带来别具韵味的社科文化之旅。

在杏林市集,设置中药辨识、香囊制作、拔罐刮痧体验区,市民王女士在体验中医诊疗后感叹:“没想到来散步还能学到养生知识!专家用银针缓解了我的肩颈酸痛,真是‘一根银针治未病’的智慧!”

国家级非遗“长盛川青砖茶”技艺展演吸引众多茶客,非遗市集区域,市民刘先生切身参与体验剪纸技艺“亲手触摸千年技艺,不仅玩得开心,更理解了‘匠心’的含义,学到了丰富的社科知识。“刘先生说。

方言公仔“蟹肥”“橘gaigai”以语音互动引爆年轻人热情,大学生小陈按下公仔背后的按钮,听到一句地道的宜昌方言“没得解”,忍不住笑出声:“‘橘gaigai’这名字太有梗了!用方言做文创,一下子就把城市记忆‘玩’活了。”

图片2.png.png

“社科市集”热闹非凡。(张文耀 摄)

不远处的匠心市集,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用3D打印技术复刻的屈原面塑雕像,将古典人物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引来一片赞叹。法律咨询、科普教育服务展位前排起长队,社科市集实现知识生活化传播,彰显宜昌历史文脉与创新发展活力。

普及周活动启动当日,《天人长江》理论情景剧在宜昌剧院首演,紧扣“共抓大保护”的时代强音,以情景宣讲形式,借助“中国好人” 薛传根、长江清漂第一人”周功虎、美发师李年邦、三峡移民谢蓉4个典型人物,融入屈原文化、三峡工程、化工转型等地域符号,整体勾勒出峡江儿女守护母亲河的动人画卷,展现了宜昌推进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时代担当。

图片3.png.png

《天人长江》理论情景剧首演。(通讯员供图)

市民李女士观后感动道:“原来社科知识也能这么有温度,三峡工程背后的人文精神让人泪目。”

据介绍,湖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期间,还将开展专题讲座、社科宣讲、书香市集、应急演练、非遗地花鼓传承、科普咨询、知识产权普及、社科展览展演等活动,让社科知识真正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责任编辑: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