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五峰351国道线生态景观廊道缤纷如画。(视界网陈丹平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乐克通讯员王登府杨威
1月11日,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镇,海拔2200米独岭高山上,开业刚满月的五峰国际滑雪场,已被各地游客挤得满满当当,排起长龙。
“一年多以前这是不敢想象的。受制于交通瓶颈,风景绝美的独岭,过去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尤其下雪封山后,更是难见人影。”在五峰当了10年导游的李慧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旅游市场冷热巨变背后,是五峰交通格局的一次全域升级。从坑洼不平泥巴路,到高山深壑变坦途,五峰县打造总长约178公里的351国道线景观廊道,不仅成为远近闻名的“最美旅游风景道”,也成为该县推进全域旅游、打造四季全景的“主动脉”。
痛下决心打破交通瓶颈
五峰地处我省西南部武陵山区,“养在深山”的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峰国家地质公园、百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四大“国字号”品牌,茶旅文化深厚,土家风情浓郁。
“尽管资源丰富,旅游市场开发与期待值还有差距。”中国国旅武汉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五峰最大的瓶颈,就是交通不畅。
“五峰已经痛下决心打破交通瓶颈,”该县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人介绍,首先是积极争取打通对外出口“快车道”,“十三五”期间,将建设“一横两纵”三条高速主轴线,包括新建宜都至来凤高速公路宜昌段,续建宜张高速公路湘鄂界段、神农架至五峰高速公路。未来,神农架、三峡、张家界、五峰将实现高速互联互通,为整合华中旅游区域板块打下基础。
此外,畅通内部循环“行车道”。经过3年持续建设,351国道生态景观廊道建设已经初步建成,还将新建牛庄至湾潭、采花至湾潭、赵家墩至陈楠坳、付家堰经排山至牛庄回龙池4条越野探险公路,完成栗子坪、白溢寨、青岗岭、壶瓶山、百溪河、独岭等9条旅游公路的建设。通过农村公路硬化,完善乡村游“慢行道”,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完成10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
打造“三百里武陵画廊”景观带
“过去,走千丈岩一路提心吊胆,坑洼颠簸,道路狭窄,一旦遇到错车,往往吓出一身冷汗。”导游李慧称。如今,这条路“升级”为双车道刷黑路面,沿途一步一景,游客全程赞叹不绝。
她说的这条路,就是351生态景观廊道,从2016年开始建设,在去年底初步建成,打通五峰境内最大旅游交通大动脉。
全线依托351国道而建,从仁和坪镇伍家坳起至湾潭镇界牌树止,贯穿五峰全境,全长约178.4公里,犹如一条丝带飘落在武陵碧水青山间。这条景观廊道让五峰五镇三乡一线串珠,从东向西串联宜红古茶道、柴埠溪大峡谷、长乐坪镇康养小镇、后河国家森林公园、独岭五峰国际滑雪场、最美乡村栗子坪、白溢古寨等旅游景点,形成“三百里武陵画廊”景观带。
驱车出发,沿351国道前行,沿线层林尽染、云蒸霞蔚,山岚映雪。游步道、标识牌、观景平台一应俱全,不论驱车前进还是下车徒步,处处给人“车行画中,人在景中”之感。
依托沿线景观资源,五峰还配套建设了一批开放型景区景点。今后,游客可在五峰古茶道寻觅万里茶道历史原貌,在“南曲故里”感受土家田园风光和非遗文化传承,在“湘鄂屋脊十八溪”领略壶瓶山北麓沿线绝美山水生态……
一条路联通32亿产值“土凉茶”
得益于依托武陵画廊300里公路,五峰推进该县最大的传统产业——茶叶转型升级,形成一条茶旅融合经济带。
将沿途茶园打造成观光景区,从卖茶叶到卖风景。五峰继获得“世界茶旅之乡”,入围全国“百佳呼吸小城”之后,正积极整合柴埠溪、宜红茶工业遗址、王爷庙码头等古茶道遗存,打造成茶旅文化产品链条。
“五峰拥有绚烂的土家文化、凉爽的立体气候、悠久的产茶历史。”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委书记陈华表示,“我们将充分唤醒并放大这些资源优势,用心做好一碗‘土凉茶’。”
以百里武陵画廊打通土家风情、纳凉经济、茶旅融合的旅游资源,该县生态文化旅游业稳步增长。去年,五峰全县接待游客360万人次,实现茶旅融合综合收入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7.1%。2019年,五峰还将持续深化生态廊道建设,努力建成生态环保、路景相融、独具土家特色的美丽公路经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