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李发从为村民量体温。通讯员 供图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杜强、覃丹)“体温36.5度,没啥问题。安心在家莫出门,我过两天再来。”2月22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镇乐园村4组,乡村医生李发从用额温枪帮村民李艳青测完体温,又多叮嘱了几句,就匆匆往下一户家里赶路。
乐园村山大人稀,全村810户村民散居在海拔200米至1600米的大山里。为确保体温监测数据“无水分”,乐园村成立由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乡村医生、志愿者组成的“体温监测小分队”,以三天为一个周期,全面落实“户户到、人人见、个个测”的全民体温监测工作要求。“我们将任务分解,6个村民小组又分成24个网格,我负责4组这一片的35户。”李发从说。
山里人家住得分散,很多地方只能靠步行。下午2点,李发从终于完成了13户的体温测量任务,此时距离他早上出发上岗已经过去了6个小时。李发从解释说,为避免与村民频繁接触,一般3天到户测量一次,其他时间均由村民自行测量后上报。
乐园村是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发源地。50多年前,“赤脚医生”覃祥官在这里创办新中国第一个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如今,乐园村有1个标准卫生室,2个医疗点,除了李发从,村里还有2名村医。今年50岁的李发从,经历过“非典”,对当时的疫情防控仍记忆犹新。“肺炎病毒来了,作为村医,这里就是我的战场。”从正月初一紧急上岗至今,李发从一刻也不敢懈怠。除参与体温监测排查,他还要接诊病人,协助发热病人转诊,负责全村返乡人员的体温监测和重点人群登记备案等工作。
李发从背着药箱穿梭于各个村民家中,他的妻子余贻翠是村干部,已经在疫情防控一线坚守了29天。每天早上,夫妻俩一起出门,负责各自网格村民的体温监测工作,同时协助全村的物资采购分发、宣传劝导等其他工作。
“昨天晚上11点多,我们村干部还跑到几个村民家中突击检查,看是否有不听劝的村民在家里聚众打牌。”余贻翠说,虽然两个人在同村工作,但有时候忙得连话都说不上。让夫妻俩最欣慰的是,村里目前尚未出现一例确诊或疑似患者。
夫妻俩天天奔波在抗“疫”一线,把好不容易回家过年的女儿一个人留在家里。李发从说:“姑娘大了,自己照顾自己没问题。我和伙计都是党员,疫情防控只能往前冲不能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