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发生之刻起,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遵照相关部署,承担起对发热门诊、住院病房和留观病区的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核酸筛查工作。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该实验室筛选对象覆盖到整个西陵区乃至宜昌全市的密切接触者、确诊患者出院后的康复监测、监狱系统特殊人群等。
疫情面前,彰显杏林本色
检验科主任刘兴态指挥,统筹制定实验室的各项检测流程、安全防护措施及医废处理。当得知人工提取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过程繁琐,暴露风险极高,为避免病毒感染扩散事件的发生,结合实验室现状,他当即向医院领导请示新购一台核酸提取仪,并进行流程优化。
他组织科室人员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等相关文件,确保工作人员在保证检测结果准确的同时掌握科学防护措施。
作为宜昌市较早开展核酸检测检查的医院之一,截至3月9日,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实验室已完成3337人次核酸检测工作。2月23日,刷新了宜昌市单日检测量272人次的最高记录,连续高强度工作12个小时,对此,宜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一线医务工作者表示关心慰问。他们为早日夺取"抗疫"攻坚战的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不惧病毒侵彻骨,亲冒“矢石”勇当先
为尽可能减少人群的流动,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检验科先期还一并承担起“检验前”采样工作,童红斌副主任检验师和陈英主管护师经常跟随救护车深入隔离点、社区、家庭,为密切接触者采集鼻咽拭子。
由于穿着严实的防护服,工作时间较长,一身衣服几乎全部汗湿,期间又不能更换,只能坚持工作到返回医院,同时由于采集器需要深入鼻腔或者口咽深部,容易引起咳嗽、喷嚏等刺激反应,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风险,但他们从不畏惧,耐心娴熟的完成病毒核酸的采集,并放入病毒保存液中,及时送回实验室进行检测。
实验室严格划分为试剂准备、标本处理、扩增分析及产物分析四个单向传递区域,每个区域行使着不同的功能。一区主要完成核酸检测试剂的准备。二区主要进行标本处理、核酸提取工作,这是决定后续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秦军副主任检验师作为实验室负责人,勇挑重责。他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条不紊地正确执行每一步骤,完成对标本的灭活、核酸的分离提纯。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他必须保持轻柔缓慢的动作,稍有不慎,将产生带有病毒的气溶胶,增加自身的暴露风险及可能造成实验室污染。工作繁多而复杂,主操作手常常要连续好几个小时,保持双手悬空操作,而且不能轻易离开操作平台。
检测的时候,他要做三级防护,这样的衣物穿在身上,特别沉闷。但他必须克服身体上的不适,保持高度精神集中。这样高强度工作每次持续将近3-4个小时,当脱下防护服,淌满汗水的他只是简单地笑着说道:“这是我的职责”。
胡卫华副主任检验师是实验室资历最深、经验最丰富的工作人员。在宜昌封城的最后时刻,他与亲人暂短相聚即匆忙离别,连夜驱车赶回医院支援,他是女儿心中牵挂的逆行者,更是女儿心中为之骄傲的英雄。
在二区配合完成加样后,他紧接着在三区进行核酸扩增分析的最后环节,他周密地设置扩增反应的步骤,将阳性、阴性对照品,连同提取出来的病毒核酸放在相应的扩增区域,上机开始约2h的扩增。
期间,他要来回查看仪器状态、扩增曲线趋势,动态把握整个扩增流程,及时排除隐患。避免因核酸污染造成的假阳性结果,及时甄别因试剂质量、实验耗材、模板制备操作过程等因素造成的假阴性结果。
夜月阑珊倦归巢,一心只为民疾苦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核酸检测是确诊病例及出院标准的重要依据。确保结果的准确,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各方面原因,实验室人员相对匮乏,工作连轴转,刘兴态丝毫不顾工作的繁重,身先士卒参与了实验室的具体工作,身体力行践行着共产党员不惧艰难险阻,迎难而上的大无畏精神。
从各试验试剂耗材的准备、标本的处理、过程监测到结果的审核,刘兴态全程参与,全方位监督,杜绝因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原因,造成误诊、漏诊的风险。通过对同批次阴、阳性对照品的综合分析,判定实验结果的可信程度;再结合每一待测标本的扩增曲线,作出最终的报告。一旦出现阳性结果,他显得格外谨慎,回顾性分析整个实验流程是否无误,同批次质控情况、数据整体情况。当判定实验结果准确无误后,他第一时间将检测结果上报医疗业务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等部门。
为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根据相关要求,所有标本必须灭菌消毒、及时销毁、不得存放。同时为避免实验室气溶胶的污染,每完成一批次检测后还要对整个实验室进行清洁消毒、对后续的实验耗材进行灭活处理。每每繁忙的工作告一段落后都已是夜深人静,空荡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依稀可见实验室人员忙碌的身影。(通讯员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