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澈透亮;山,叠翠流金。初冬时节,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处处景色宜人。
2014年,夷陵区确认建档立卡贫困村26个,贫困发生率为8.9%。随即,26支驻村帮扶工作队、78名驻村帮扶干部如燎原星火,播撒每一个贫困村,如春雨甘露,滋润乡亲们的心田。
走上脱贫路,今昔两重天。2018年12月,夷陵区2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出列,2019年12月,夷陵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夷陵驻村帮扶干部拧成一股绳,编织出脱贫攻坚的新时代画卷。
不落一人,兜牢民生“底”
分乡镇中洲山村,平均海拔900米,80%的道路没有硬化。
付高鹏记得,2017年,他作为夷陵区交通运输局驻中洲山村帮扶干部,入户路上看见的景象:“下雨,到处都是泥,很难辨认路在哪里。”难怪乡亲们感叹:“望得到屋,走得人哭。”
中洲山村必须修路!可问题来了:山高坡陡不说,缺水的喀斯特地貌让工程难上加难——无法为施工提供稳定的用水保障。
虽然村里建有集中、分散供水池保障村民生活,工程队也自行修筑水塘储水,但这还不够。驻村干部们只得经常向镇上借环卫洒水车,还向百里荒景区借过洒水车。
“从百里荒开洒水车到村里要一个多小时,一天送3趟,持续了2个星期。”付高鹏说,不只是他,大家都送过水。60多公里的硬化路、20多公里的新修或维修路,一半是靠运水上山,送到施工一线修出来的。
如今,中洲山村入户道路硬化率达到94%,村民进城用时由半天缩减为一个多小时。
不只路修好了,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村民们喝上放心水、用上安心电、电话有信号,危房也得到了改造……脱贫户李德付觉得,日子像自己种的线椒一样“蛮有味”。
11月底,下堡坪乡落下初雪,看到老张一家烤着火,夷陵区委组织部驻蛟龙寺村帮扶干部邓皓松了一口气。去年初,邓皓告别襁褓中的儿子和产后虚弱的妻子,“扎”进蛟龙寺村。
老张患有精神障碍,危房改造时他边骂边阻挠,帮扶干部们赶来现场,邓皓扛起建材就协助施工。还有一次,老张家水管冻裂停水,邓皓他们连续奋战2昼夜,把30多米长、深埋地下的水管全部挖出来换掉。
雾渡河镇龚家河村,夷陵区财政局帮扶干部秦廷华驻村3年,14户危房改造无一例举债建房。今年7月,秦廷华晕倒在普查路上,休养期间仍每天打电话关心联系户情况。
精准施策,产业扶出“根”
收起计算器,夷陵区教育局驻村帮扶干部易正刚拍了拍王承刚的肩膀:“一笔笔加起来,今年人均收入一万多元。承刚,咱们一起努力,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61岁的王承刚是黄花镇背马山村一名残疾人,通过发展养殖,2016年顺利脱贫。去年,他贷款3万元,打算开个农家乐。
没曾想,多年帮扶他的易正刚竟上门劝阻,这可让王承刚憋了一肚子气:“都在支持农民搞农家乐,为啥你就不许!”
“王承刚的妻子患有精神障碍,家里猪圈和房屋隔得不远,客人受不了这个味,厨房也达不到农家乐标准,他甚至还打算把卧室腾出来放餐桌,这怎么行!”易正刚反复给王承刚分析情况,劝他发展产业,把钱用在刀刃上。
终于,“听了劝”的王承刚拿着3万元钱挖鱼塘、买生猪、种柑桔,还在村里安排的公益岗位上班。今年他家柑桔丰收,还卖了24头小猪崽,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得亏听了劝,要不3万块钱肯定打水漂。”王承刚说。
这几年,乐天溪镇莲沱村,人人都说六组的张广英像换了个人。张广英家4口人,多年来不养猪、不喂鸡,“祖祖辈辈都这样,穷惯了”是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区经信局驻村帮扶干部周毅自掏腰包购置鸡苗,连续3年帮助张广英转变观念,制定发展思路。2018年,周毅协助张广英落实了扶贫贷款,养猪、养鸡、种茶,年底就实现了脱贫。“不怕穷,就怕没志气,我一定干出个样子来!”张广英说。
“刘老师专门送来鸡苗,还说鸡生病了就找他,让我心里很踏实。”雾渡河镇三隅口村脱贫户杨闵成说的“刘老师”,是夷陵区税务局驻村帮扶干部刘祖国。那天,刘祖国清晨开始为贫困户送鸡苗,等送到最远的杨闵成家,已经凌晨3点钟了。
用心用情,帮扶“驻”进心
“谢谢大哥哥!”小姑娘捧着《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等书,望着张华涛惊喜地喊道。上次入户,小姑娘说想看课外读物,张华涛转身就在网上下单,趁再次入户“送货上门”。
张华涛是夷陵区公安局驻雾渡河镇观音堂村帮扶干部、20多岁的“90后”。刚来驻村时,不擅长和村民沟通,村民们也不信任这个“毛头小伙”。
一次次沟通、聆听,张华涛和乡亲们熟络了。下雨天,遇到没带伞的孩子,他会挨家挨户把他们送回家。贫困户要维修羊圈,也是他主动上门帮忙。
抗疫期间,张华涛从春节就“钉牢”在村里,坚守卡口50多个日夜。村内一名外地返乡人员确诊,张华涛进入重点区域消杀,走访登记120多户、劝返300余台车辆,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全村无一例传染病例发生。
“人均收入从不足2000元到现在超过7000元,乡亲们一张张笑脸,让我感觉到这3年的意义所在!”张华涛说。
“山雨绵绵亦未停,帮扶入户山里行。嘘寒问暖家常拉,点滴于心皆有情。”夷陵区税务局驻乐天溪镇唐家坝村帮扶干部杨国林,喜欢用“打油诗”记录扶贫感悟。
几年下来,杨国林觉得,扶贫之路有艰辛有温情,年复一年,变化的是群众的生活条件,不变的是驻村干部的一片真心。
还有春天帮抛秧、冬天帮劈柴的夷陵区统计局驻分乡镇界岭村干部秦海,以及利用每次回城机会为村民新办补办市民卡的夷陵区人社局驻三斗坪镇雾河村帮扶干部汪涛……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夷陵区共设立179支驻村帮扶工作队,选派驻村帮扶干部237名。他们扑下身子、倾情投入,一驻就是三四年,与村里的党员干部并肩战斗,用“辛苦指数”换来群众“幸福指数”。
精准扶贫工作中,夷陵区累计修建农村公路1269.7公里,硬化道路1056.7公里,26个贫困村实现“村村通”。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比率达99.4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际带动贫困户的比例为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