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全媒记者高秉喜 通讯员刘佳昕 陈相予
农村如何推进筑堡工程,备受关注的许家冲村先行先试,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今年以来,许家冲村“筑堡工程”持续推进,不断深化拓展“三约三引”支部工作法,广泛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在坝头库首峡江小镇上演了一场乡村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生动实践。近日,三峡日报记者对许家冲村的筑堡实践进行了采访调查。
“党员公约”促成共谋共建
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是远近闻名的移民村,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视察过的地方。
农村筑堡工程怎么筑,如何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凝聚起来?许家冲村党支部进行了认真思考。许家冲村党支部书记望作战介绍,为了让党员带头干、走在前,群众跟着学、主动做,村党支部以三峡渔鼓调填词“党员公约”为载体,通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屋场会、党员群众大会、网络交流等途径,帮助村民树立“主人翁”意识。鼓励大家为许家冲村发展出谋划策、把脉献计,引导党员们公开承诺、立约上墙,大力营造共同办好自家事、打造发展共同体的集体氛围。
公约如何履行?村党支部通过建立每月“集中议事日”制度,采取党员履约陈述、群众提议评议、集体讨论决议的方式,把“群众怎么想”和“村里怎么做”有机结合起来。
望作战介绍说,村里一份“农旅文产发展纲要”的制定,就征集到意见建议80余条。在落实上,由全村40多名党员骨干领办,带动78户村民乘上集体发展的“东风”。通过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许家冲村近年来在多个领域争先进位、竞相建功,共获得6项国家级荣誉。
“村规民约”推动共管共评
对许家冲村的走访调查,三峡日报记者处处感受到共同缔造的力量。从垃圾处理、厕所革命等群众身边小事实事,到生态治理、乡村建设等民生大事要事,许家冲村党支部、村委会都会把群众公认的规矩转变为“村规民约”。让群众的事群众管、群众评,逐步实现基层治理齐抓共管、美丽乡村共同缔造。
“村规民约”涉及群众生活方方面面,调动的是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体现的是当地老百姓的发展气度、处事态度和文明程度。在许家冲村,“村规”是硬要求。如,近年来村内征地拆迁、公路硬化等建设项目较多,村党支部、村委会便及时将“不无故阻挠施工,不漫天要价”等条目写入“村规”。村党支部主导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理事会、和事厅,狠刹人情风,每年化解矛盾20件;“民约”是软约束。如,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村党支部便在约定中大力倡导房前屋后“扫干净、码整齐、收敞亮、种花草”。同时,将群众参与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工作纳入积分制管理。通过这种方式,把具体工作要求转化为群众普遍共识,进而推动移风易俗。
效果怎么样大家评!许家冲村创新信息公开形式,村民利用家用数字电视、“夷陵一家亲”等平台,可一键查看村务公开事项,还可公开评议。村民刘正清表示,自己的所思所盼不仅写进了“村规民约”,也亲眼见证了许家冲村的新变化。
“共富合约”带动共享共赢
许家冲村深入实施农村筑堡过程中,始终坚持共同富裕、成果共享、全面共赢工作目标。其具体做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现共同富裕是根本目的。许家冲村以“共富合约”为引擎,始终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推动先富带动后富、集体富带动个体富,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发展成果全民共享。近年来,许家冲村“两委”班子积极抢抓“两坝一峡”文旅核心区、“三峡茶谷”农旅中心区、G348地质科普公路建设契机,创新“合作社+企业+农户”共建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和国有投融资平台,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实现带动创业一批、安置就业一批。
全面富裕集体共赢。许家冲村通过支持本土企业双狮岭茶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加工茶年产量达150万斤,带动300余名移民就业。引导全国“三八红旗手”、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谢蓉带头进行产业提能升级,把单一“手绣”业务发展成为民俗文化产业,带动许家冲村100余名从业人员年均增收近万元。望作战表示,现在企业发展好了,村民钱包鼓了,村里的工作也变得更好做了。
夷陵区筑堡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近年来,夷陵区深入实施农村筑堡工程、大力建设美丽乡村,许家冲村在“三约三引”支部工作法基础上探索实践的“共同缔造”工作体系,通过把党员干部和村民距离不断拉近,把基层工作和群众需求紧密联系起来,获得村民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许家冲村积极探索“共同缔造”,走出了一条乡村建设和治理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