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通讯员 梁剑
湖北五峰,长乐坪镇。初夏时节,这个海拔1000多米的山区小镇,油桃渐红,枇杷满树,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5月17日至1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承担的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委托课题《基于育人方式改革需求的学校制度变革研究》专家团队来到长乐坪镇,专程调研长乐坪乡村教育综合体发展情况,并在天问高中部五峰长乐坪校区举办“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教育综合体实践研究”暨生态高中办学模式专题研讨会。看到教育综合体给山区小镇带来的巨大变化,课题组专家们盛赞:在美丽乡村创办美好教育,以优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这是最有意义的事业!
美丽乡村正在因教育发生美好变化
到过长乐坪的人,都知道这里是宜居宜旅的好地方。境内茂林、幽谷、异石、奇峰、险崖、溶洞、云海应有尽有,森林覆盖率80.49%,负氧离子浓度高到“爆表”;还有丰富的茶叶、中药材等物产资源,底蕴深厚的土家族文化。
2019年4月,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与宜昌天问教育集团签署协议,在长乐坪镇启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试验区”项目,并创办全国首个乡村教育综合体,以优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5年来,公益托管、学生研学、生态高中、教育研修先后落地,乡村教育综合体的功能和体系稳步发展。
在长乐坪中小学,课题组专家了解到,在通过托管模式引入天问优质教育资源后,该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办学活力日益显现,教师团队状态也大为改观——从教近30年的教师刘盛荣用起了思维导图和七步学习法,接近退休之年的数学教师王长军当起了会议主持人……如今,该校学生整体学业表现跃升全县第一方阵,当地学生外流现象也得到了根本扭转。
来到长乐天问书院研学基地,专家们实地观摩了丰富多彩的研学内容:采茶叶,手工炒;磨豆浆,煎豆饼;做麻糖,拣药材;巧编织,扎染DIY;唱山歌,舞龙灯……这些富有地方传统特色的生活生产活动、民俗文化现在都被开发成了服务各地来五峰学生的研学课程和活动,在发挥育人功能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知名度的提升。
在调研过程中,课题组尤为关注长乐坪“生态高中”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学校坐落在青山绿水环绕的“全国文明示范村”——腰牌村,这里负氧离子丰富,开门推窗皆是满眼生机盎然的绿,校园图书馆藏书丰富,航天科技特色文化墙富有创意。以“教育生态保障求学、学习生态内修求学、自然生态适宜求学、后勤生态服务求学”为特色的“生态”学习场跃然眼前。
天问高中校长王少斌介绍说,通过丰富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打造真正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优质生态高中。
宜昌市教科院副院长徐鸣说,宜昌是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相关部门一直在积极鼓励、支持更多因地制宜的教育创新实践。天问教育围绕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这一定位,高位谋划,主动作为,立足美丽乡村创办生态高中,对地方教育生态和经济社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课题组牵头人、北京师范大学朱志勇教授表示,在美丽乡村创办美好教育、以美好教育助推美好生活,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成效明显,我们看到美丽乡村正在因教育发生美好变化。
教育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在调研座谈环节,天问教育集团相关负责人从不同方面分别介绍了长乐坪教育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的进展和成效。
天问高中部五峰长乐坪校区常务副校长张信章围绕“生态高中”的基本定位,从校区概况、管理框架、价值追求、发展支柱、培养输送、未来规划六个方面,总结汇报了长乐坪校区一路走来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截至目前,已迎来省内外500多个研学团,为30余万中小学生提供了优质研学课程服务,接待省内外教育部门和学校参访、调研、培训千余批次。”天问教育集团研学部校长刘梦柔介绍说,依托土家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长乐天问书院开发设计了涵盖土家民俗文化、自然生态资源、生活实践劳动等八大系列共五十多项课程,先后获批“全国生活·实践教育基地”“湖北省中小学生研学营地”。今后,长乐坪教育综合体将从课程开发、服务保障、育人效果等方面持续升级研学业务,为乡村振兴增添“磁场效应”。
天问教育集团长乐坪中小学托管学校校长胡维森以《天问托管助力长乐教育的策略》为题,介绍了从“理念、文化、管理、课程”输入到“人力、资源、资金、平台”输入的五年历程,通过激发学校内生动力实现了“公益托管”效益的最大化:长乐坪中小学连续四年获五峰县综合评价一等奖,多次被宜昌市教育局重点推介。
天问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高正华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理念和行动:教育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的总体规划、从公益托管到生态高中的五年探索、生态高中办学模式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在美丽乡村办美好教育的思考与愿景,并向课题组汇报了子课题《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教育综合体实践研究》的开展情况。
高正华表示,助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天问教育集团坚持因地制宜、“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努力更新乡村教育观念,创新乡村教育形式,通过乡村教育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建设落成、行动开展,实践探索出了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样态、新模式。
长乐坪教育综合体提供了有价值的创新模式
在听取长乐坪教育综合体发展情况汇报后,课题组成员、与会专家和天问教育团队进行了一场精彩的专题研讨。
课题组牵头人、北京师范大学朱志勇教授介绍了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委托课题《基于育人方式改革需求的学校制度变革研究》开展情况。他表示,新时代育人方式变革的现实需求和内在逻辑,要求学校制度、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方式有相应的调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天问教育集团“逆行乡村”办学,以教育综合体深度助力乡村振兴,在理念、方法和效果上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尤其是生态高中办学模式,致力于探索新时代高中育人方式变革与办学模式创新,促进学生成才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激发了乡村学校办学活力、提高了乡村教育质量、优化了乡村社会生态。
课题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孙芫基于两天的调研情况,围绕“长乐坪教育综合体对乡村振兴产生了哪些影响”,做了三个方面的总结分析:人才的回归、思维的转变、资源的盘活。她认为,如何挖掘发挥乡村文化资源与学校课程的育人合力,如何充分发挥教育综合体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和作用,是长乐坪教育综合体今后要进一步实践回答的问题。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冷江山说,这次来到长乐坪,通过探访体验,看到了当地教育生态的改变,也见证了天问团队以教育综合体、生态高中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力,对此开展课题研究,在创新实践现场进行实践和理论的对话,对教育实践和理论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年前,有幸参与2019年综合体项目奠基;5年后,见证了项目的落地生根。教育综合体的快速发展和所带来的变化,让人振奋!”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徐仲武说,再次来长乐坪,很高兴看到了教育综合体、生态高中、乡村振兴三者正在形成协调共生和价值共创——生态高中支撑了教育综合体,教育综合体服务了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又可反哺乡村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他也期待,长乐坪教育综合体不仅仅是基础教育综合体,还应该瞄准乡村振兴中的终身教育,如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和创新实践指导服务,培养培训农民的农业升级能力,以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贵州省人民政府特约教育督导员、贵阳市云岩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卫功立说,现在国家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很多新提法新要求,如“全面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完善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管理办法及运行机制”“促进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在长乐坪都能看到紧扣命题的创新实践,这得益于教育综合体的模式创新,以及由此实现的学校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互补共赢新生态。
研讨活动最后,课题组专家建议,作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者,长乐坪教育综合体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系统的思维、更加灵活的方式,积极创新,勇于探索,因地制宜,不断实践形成并输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模式和智慧,把在美丽乡村创办美好教育的事业做好、故事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