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八就是年,杀猪宰羊赶场子。记者 章巧慧 摄
群众在集市抢购年货。记者 章巧慧 摄
市民、客商与游客共同品尝腊八粥。记者 章巧慧 摄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章巧慧 通讯员周华山 张海彦)1月2日是腊月初八,“2020屈原故里赶场子•新春场会”在湖北宜昌秭归县举行。活动吸引了一百多个商家入驻,上万人涌入屈原故里景区南门广场,在传统民俗“赶场子”中重温岁月记忆。
赶场子,是类似于赶集市的群众活动。人们在特定的日子,通过赶场子交换、买卖物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种类的丰富,买卖交易不再需要择日而动,赶场子活动早已成为一种历史文化记忆。
为了重拾传统民俗文化,丰富乡村振兴文化内涵,秭归县围绕“年”文化策划了系列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创意大戏。除了腊八节当天的“赶场子”,正月初一到十五,当地还将举办“新春庙会”闹新春。
当天上午,人们抬着披红挂彩的猪、羊,挑着装满脐橙、柚子、腊货、陈酿老酒等农副产品的“丰收担子”列队前行。穿红着绿的民间艺人敲响九子鞭、舞起红绸子,在欢快的音乐中跳起屈乡花鼓舞。龙狮巡游队伍在县城内缓缓前行,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引得市民及游客们纷纷驻足观看。
随着“赶场子啰”一声吆喝,围观的群众纷纷散到集市抢购年货。黑猪肉、黄牛肉、土鸡、腊肠、古法红糖、鲜食腐乳……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大家移不动脚步。橘颂居委会的谢奶奶采购了一大包年货,她高兴地说:“真方便!以前要往村里跑,才能买到这么地道的农产品,现在在家门口赶场子,又尝到了几十年前的味道。”
梅家河乡忆乡情土特产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玉琳带来了椿天盐菜、豆腐乳等产品。宋玉琳是梅家河乡三掌坪村青年产业带头人,她带领村民们发展香椿产业,通过农产品深加工、网络销售农副产品等方式,带领周边200多户村民户平增收2000元以上。“村里处处都是宝,以前缺乏销售平台,群众的优质农产品喂了猪、肥了地,就是没变成钱。”宋玉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村民打开销售市场,把农产品销到了全国各地。这次,她把产品带到“赶场子”会场,让更多秭归人更加方便地购买质优价廉的农产品。
来自武汉、重庆、宜昌等地的外地游客,对秭归散养家禽、土特产品情有独钟。重庆的王先生年轻时曾在秭归生活,这次他带着一家人专程来秭归“赶场子”,感受浓浓年味,购买秭归特产。据了解,腊八节当天,“赶场子”活动迎来消费者两万余人次,销售收入达到20.8万元。
秭归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赶场子”活动将从腊月初八持续到腊月二十,并将以此为契机,为全县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产品销售平台,激发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