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频道 > 时事要闻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宜都抢占“鲜”机 小虫草培育大产业
发布时间:2017-09-21 08:37:34来源:三峡宜昌网进入电子报

  冬虫夏草三期项目基地效果图

  蝙蝠蛾幼虫遭遇冬虫夏草菌的感染,使一只躲藏在泥土中准备化蛹成蛾的幼虫变身为一棵头上生草根底为虫、半虫半草的中药材,这就是与人参和鹿茸并称为“中医三大名贵补药”的冬虫夏草。

  这本应生长在雪域高原的“名贵补药”,如今,已在中部平原实现量产。

  从2008年在实验室培育出第一根冬虫夏草到2016年成功量产10吨,东阳光用他们的专业不断突破。2017年1月,旗下宜昌山城水都生态抚育冬虫夏草三期扩建项目在宜都开工,该项目投资22.2亿元,设计年产冬虫夏草将达25吨。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土地平整,即将进行管道预埋、主厂房及主车间钢结构的基础施工。

  研发升级创新产品

  创新一直是东阳光企业发展的核心动能,而冬虫夏草的规模化生态抚育技术无疑是东阳光在技术创新上的一大突破。

  “东阳光生态抚育基地的气候、环境与西藏是一样的。”在宜昌山城水都生态抚育冬虫夏草三期项目建设现场,东阳光研究院院长唐新发告诉记者,企业利用独创的规模化生态抚育技术,模拟青藏高原冬虫夏草产区环境,可以一年不间断供应新鲜的冬虫夏草。

  唐新发介绍,东阳光冬虫夏草的规模化生态抚育技术,从2007年立项开始,历经了10年的研发,科研团队在菌种培育、虫种培育、侵染技术等历经多次技术创新后,总结经验,终于成功破解冬虫夏草规模化生态抚育的难题。“生态抚育冬虫夏草的各项指标也得到了国家权威机构的认证。”

  东阳光希望通过生态抚育冬虫夏草量产,让冬虫夏草造福更多的老百姓。

  冬虫夏草抢占“鲜”机

  一直以来,冬虫夏草产地以外的人们绝大多数吃到的都是干冬虫夏草,新鲜的冬虫夏草可望而不可及。“这与冬虫夏草产量少、难保存有关。”唐新发一语道出其中缘由。

  在东阳光工业园的冬虫夏草展示中心,记者看到了一种被装在玻璃管里的冬虫夏草。“这就是近年来公司主打的鲜冬虫夏草。”唐新发介绍,为确保冬虫夏草送到客户手中仍是新鲜状态,东阳光独创“智能生态保鲜技术”,全程采用医用保温箱温控。

  扩大产能,东阳光在冬虫夏草市场抢占“鲜”机。

  目前,东阳光公司已在宜都建设了两期抚育基地,2017年初,东阳光集团追加投资22亿元,建设生态抚育冬虫夏草三期扩建项目。

  唐新发介绍,该项目通过对一、二期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升级,进一步释放产能,并延伸到冬虫夏草深加工产品。项目主体工程计划于2018年12月基本建成,2019年部分进入调试,2020年形成产能,届时,总产能可达到35吨,解决就业1500人。

  重金打造生态基地

  从传统行业转型进入生物医药领域,环保成为东阳光绕不开的话题。

  宜都东阳光公司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在项目建设时优先保障环保投入,不惜重金打造生态抚育基地。

  “以环保源于设计的理念,不断革新环保技术,实施清洁生产,完成环保技术升级。”唐新发告诉记者,公司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和治理设施,从研发阶段开始同步研究污染治理,通过加大投入改造工艺,改进环保治理技术,清洁生产与污染治理并举,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

  据统计,截至2017年6月,东阳光在鄂生物医药项目环保累计投资逾8亿元。

  “未来的东阳光工业园将继续在生物医药产业上做大做强,”唐新发说,为湖北省的生物医药产业进步做出新贡献,为宜昌绿色发展做出更大努力。(记者 邓明明)

  记者手记:以创新促转型

  从以传统加工业为主,转型进入制药领域;从为欧美制药企业代加工制剂产品,到自主研发新药挑战欧美专利,成为国内独当一面的制药企业,东阳光的成功转型离不开创新。

  正是有了创新这一动能驱使,东阳光潜心10年、投入数亿元研发的全球新品——生态抚育冬虫夏草才得以问世,让曾经一“鲜”难求的冬虫夏草实现量产,也让东阳光在大健康领域迈出坚实的一步。

  创新,不仅仅局限于产品上,还体现在格局和思路上。

  这格局,就是瞄准高精尖。东阳光集团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签署硼中子俘获治疗(简称BNCT)项目合作协议,开启BNCT国内肿瘤治疗先河,成为东阳光进军大健康和医疗领域的重要转折点。

  这思路,就是把握大趋势。基于对康养产业的一致预期和转型战略的高度契合,2016年,东阳光集团与宜都市签订总投资1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高度,创新决定未来。从冬虫夏草的量产到在康养产业中勇立潮头,我们有理由相信,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东阳光未来之路将更加宽广。 (邓明明)

(作者:王建锋  编辑:王建锋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