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最新消息 > 宜昌政事解读

产才融合再升级 宜昌第四届“330”三峡人才日成果丰硕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31日15:01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陈晏良)3月30日,宜昌市第四届“330”三峡人才日活动举行,聘请招商招才大使、签约人才及楚商项目、组建重点产业(人才)联盟等一系列举措接连推出,发出“城以才兴、才以城荣”的时代强音。

12.png.png

招商招才双轮驱动

为拓宽人才引进的深度与广度,宜昌聘请了一批招商招才大使。他们是共促发展的“城市伯乐”,是产才共振的“黄金纽带”。湖北华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冯林等10名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家获聘为宜昌市第二批招商招才大使。

“非常荣幸受聘为这次招商招才大使,华鑫光电2018年落户宜昌市,7年来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湖北华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冯林说,他们将发挥产业的优势,抓住AI人工智能和新型智能制造的机遇,为宜昌的电子信息产业做宣传,吸引上下游企业能够落户宜昌,为产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13.jpg

签约项目精准落地

近年来,宜昌以多项真诚举措吸引越来越多人才及楚商项目纷纷落户,为绘制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贡献人才及楚商力量。活动现场,21个代表性人才及楚商项目成功签约,为产业升级提供新动能。

众多签约项目聚焦关键技术领域,它们的落地将助力宜昌在产业创新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政企校协同创新

政企校携手,是城市拔节生长的黄金齿轮。近年来,宜昌不断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创新科技体系,让人才的智慧星火点燃企业产线的创新引擎,让地方政策精准滴灌到技术转化的前沿。

活动期间,政企校合作迈向新高度。市政府与三峡集团签署深化人才合作协议,依托三峡集团资源优势,为人才培养与交流搭建平台;与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签约,借助专业机构力量,推动产业规划与科技成果转化。同时,三峡大学与中国联通湖北省分公司签署科技创新合作框架协议,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创新生态体系。

产业(人才)联盟正式启航

为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宜昌首批组建精细化工、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三个产业(人才)联盟,并在活动现场揭牌。未来,宜昌将秉持 “细分精准,务实高效” 原则,持续拓展优势产业 “盟友圈”,推动产业链与人才链精准对接,形成产业与人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人才服务再次升级

活动当天,宜昌人才服务再次升级,推出湖北市州首个“人才贷”产品,人才刷脸就可获得最高1500万元授信额度全省首创将高层次人才服务扩展至亲友圈,机场车站便捷通行、景区游玩门票全免,让人才组团畅游宜昌;推出人才专属打折券、优惠券,在“宜才码”不定期发放,宜昌城发102个停车场免费停车,让人才无忧出行。

从三线建设、葛洲坝工程到三峡工程,宜昌从一座10万人的峡江小城蜕变为400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宜昌腾飞的密码,是国家民族的使命担当,是城市包容的博大胸襟,是济济英才的接续奋斗。伴随三峡水运新通道开工建设,宜昌即将迎来第四次跨越发展,更需要五湖四海的英才相聚于此。第四届“330”三峡人才日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宜昌广纳贤才、推动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一幅由人才与产业共绘的宏伟发展蓝图正在峡江大地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