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宜昌 > 宜昌新闻

五峰红旗坪村发展现代农业:菜篮子里“淘”出金和银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4日09:59 来源: 三峡日报

智能化育苗工厂里,孙培才(左)在指导村民蔡美云。  杨威 摄

“种下一亩蔬菜,增收万元不是梦。”这句话成了五峰湾潭镇红旗坪村130户菜农的“致富总结”:村民蔡美云不足5亩的大棚蔬菜,去年纯收入6万多元;返乡村民田吉军,靠种植务工挣下近8万元工资;再看全村,种植高山蔬菜4年多来,人均纯收入从3018元直奔8000元……

“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如何走上致富路?6月14日,记者来到红旗坪村一探“究竟”。

“改革”念头萌发

金蕊蔬菜合作社智能化育苗工厂内,村民夏尊凤正忙着嫁接种苗,“师傅”孙培才在一旁指导: “南瓜根系能吸收更多的水肥营养,耐寒抗病性也较强,把黄瓜苗嫁接到南瓜根茎上,不仅产量翻了番,黄瓜口感也更好。”孙培才来自山东寿光,从事农业科技培训20多年,对蔬菜的高产栽培很有经验。

借力技术,增产增收,这也是合作社负责人彭银城盛邀孙培才的缘由。

而“种植改革”念头的萌发,源于2017年彭银城带着10多名社员远赴寿光学习大棚蔬菜种植。一根黄瓜藤几十米,一个菜品卖四季……“菜还能这么种?!”惊叹声中,社员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学艺归来,社员蔡美云却吃了一次亏。原来,他看种出的水果黄瓜长势颇好,一时高兴竟忘记了“七叶以下不能留瓜”的要求,结果当季蔬菜减产三成多。

“为了多收底下那一茬,却亏了一季。”孙培才告诉蔡美云说,“七叶以下不能留瓜,是为了让植株结果前有更多的营养来繁殖根系,实现丰产。”

一次学艺之行、一次吃亏,农业种植的创新观念悄然在红旗坪村发芽……

好技术保证产量

记者来到育苗工厂一角的营养基上,嫩绿的黄瓜苗长势旺盛。“这是育苗的温床。”彭银城介绍。目前,西红柿已经挂果,而黄瓜还没下田,正常情况前期无法保证同批次供应多个菜品。孙培才想出了一个“土办法”——请电工用电热丝做了个温控育苗床。“既可以保障黄瓜育苗发芽率,又能通过调节温度控制幼苗的生长速度,匹配嫁接苗的需求量。”

孙培才告诉记者:“大棚里土壤良好,光照充分,营养充足,管理也精细,不需要农药……”

目前,智能化育苗工厂能满足当地菜苗供应;采用以色列设备组建的水肥一体化系统让田间蔬菜“吃饱管够”;100吨组装式冷藏库确保蔬菜新鲜……

新模式揽回金山银山

产量有了,如何做好销售?

发展之初,彭银城就对接了荆门大型商超。由超市分析顾客消费大数据,提供给合作社菜品信息,合作社根据需求调整菜品结构,并与菜农签订种植协议,“兜底”菜农利益。

中商平价荆门区域负责人车荆华介绍,在供货期,红旗坪蔬菜几乎占到全店鲜活蔬菜销售额的四成,个别品种甚至需要预订才能买到。

去年,红旗坪蔬菜总销售额650多万元,已进驻了荆门东方百货大厦、武汉中商平价荆门店和荆门中百仓储三大国有超市。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孙培才表示,红旗坪村已拥有蔬菜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和设备,并结合山区实际,运用农超对接模式,构建了独具山区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记者 宋志豪 通讯员 杨威 陈也)

现代农业 致富路 【纠错】编辑:周梦成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