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频道 > 资讯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水竹园大米插上地标翅膀 农民开始种“银子”
发布时间:2017-12-13 08:50:39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水竹园村把地标证当金字招牌.

水竹园大米标志牌.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余文畅)群山连绵、溪流纵横的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不仅造就了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也出产了诸多美食佳肴,水竹园大米就是其中之一。水竹园大米因主产于巴人首领廪君诞生地——武落钟离山(都镇湾镇)附近的水竹园村而得名。

  由于冷水滋养,昼夜温差大,生长较缓慢,致营养物质积累多,谷金黄饱满,米粒晶莹。生米做成熟饭,松软润喉,糯而不腻,清香四溢,久吃不厌。自古以来,山民都将水竹园大米当着珍贵食物和礼物,多用于小儿“开口米”、产妇“保养米”和病人“营养米”,也是历代巴王的“养生米”和进贡朝庭的“益寿米”。因此,水竹园村又被称为“贡米之乡”。

  然而,由于山高路远,大米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加之农村劳力大量外出,水竹园大米成为养在深山人未识的璞玉。以水竹园村为例,全村水稻田1500多亩,抛荒面积就达500多亩。全村647户,贫困户就有241个,贫困人口占了三分之一。

  2015年8月,宜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峡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与市环境监察支队组成的精准扶贫工作组来到该村,当吃到水竹园大米,闻知水竹园大米的故事,便与村党支部商议,决定打造水竹园大米品牌,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让水竹园大米成为当地产业扶贫、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

  2015年12月,经宜昌市和长阳县两级农业局统筹谋划,以都镇湾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申请人身份开始着手水竹园大米申报地标工作。中心主任李勋远全力率领农技工作者,组织资源全面调查、人文历史收集和相关资料整理,编制水竹园大米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积极推进地标的申报。

  2016年,在市县两级绿色管理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9月13—14日,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种植、农安、环保等专家开展了现场核查和产品品质鉴评。专家们深入水竹园大米种植基地,围绕水竹园大米的典型特征特性、人文历史因素,以及产地环境、区域范围和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核查。对水其外在感官特征及色、香、味、形进行了品质鉴评。专家们一致认为水竹园大米出自优良生态环境,稻田采用独特的山间凉水灌溉,农民注重农家肥的施用,稻米色泽如玉,质量沉重如砂,蒸煮浆汁如乳,米粒晶莹透亮、米饭油亮溢香,饭味清香适口,完全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三个独特”典型特征。

  2017年5月,水竹园大米地标获得国家农业部评审通过,成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继清江椪柑之后的第二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其登记保护范围为:该县都镇湾镇的水竹园、向王桥、沙堤、麻池、重溪、璞岭、十五溪、庄溪、金福等9个行政村。水稻总面积5000余亩。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3′31″~110°58′08″,北纬30°32′28″~30°39′25″。至此,水竹园大米实现了生态、安全、优质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2017年12月8日,水竹园村党支部书记田科群向记者介绍:水竹园大米插上地标翅膀,立即形成了品牌效应,稻谷收购价格今年增加一倍多,打响品牌致富百姓现在当地已成现实。水竹园大米地标持有人都镇湾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李勋远无不感慨地说,水竹园大米地标申报成功,让资源禀赋有力提升了农业的竞争力,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不仅使产品身价倍增,也有力提升了农业部门对产业扶贫的信心,同时还让我们看到了昔日的“穷山恶水”向今日的“绿水青山”的华丽转身,助推产业扶贫的“金山银山”已经呈现到了我们眼前。

  看到品牌潜力的外地客商闻名而动,在长阳注册成立了长阳清江稻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数十万元建成了全自动日产30吨的大米脱谷生产线,与水竹园村成立的水竹园贡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紧密合作。过去,农民手中的稻谷每公斤只卖2—3元,今年,稻谷卖到了5—6元,老百姓的出手价增加了一倍以上。今年该公司在水竹园村收购稻谷3万多公斤,仅此一项该村增收10万多元,涉及50多个农户,户平2000元左右。水竹园村4组贫困户周厚云,今年种植水稻10亩,往年只能卖8000元左右,今年稻谷卖了3万多元,一年收获是过去两三年的收入,仅水稻种植一项,就让周厚云轻松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贫困户李大秀逢人便说:“党的政策好,党的干部好,我们老百姓跟着讨了大好!”

(作者:李雁飞  编辑:李雁飞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