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吃不饱,聚合三省货源降成本
尽管发展迅速,但宜宾港遭遇全国众多新兴港口同样的难题:吃不饱。
据测算,目前四川省全年货物运输量为70万标箱,而宜宾港一期吞吐能力就达50万标箱。再加上重庆、乐山、泸州的竞争,货源严重不足。
宜宾临港开发区经济贸易科技局局长胡明镜说,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一要为企业算好物流账,改变物流习惯,争取改走水路。二要发挥地处川滇黔的枢纽作用,聚合三省货源。
从运输成本来看,公路每吨每公里1元,铁路0.6元,而水路仅0.05元。对于大进大出的企业而言,颇具吸引力。
宜宾丝丽雅集团是全球最大粘胶长丝生产企业之一,每年需进口20万吨木浆。宜宾港开港以后,通过集装箱水运,按保守总量10万吨计算,一年可节省约7000万元。
五粮液酒,原来为抢时间选择公路运输。如今高端消费降温,迫于成本压力的五粮液大批货物改走水运。
不仅如此,该市官员介绍,“四川攀枝花和西昌地区的钒钛、钢铁,贵州六盘水的原煤、木材等大宗物资现在都陆续就近运至宜宾,通过长江水道转至沿海。目前港口吃不饱,不代表将来吃不饱,吞吐量须预留空间。”
港城互动,重塑城市支柱
当今世界35个国际化大都市,有31个依港而兴。
临港开发更被宜宾视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最重大的一次改革。
港口发展能否撬动产业结构调整,并最终推动城市成为产业发达、山水宜居的新城,检验着改革的成败。
变局悄悄发生。
先看产业变化。四川重型装备制造企业云集,但超大件陆运困难,只能颇费周折先运到重庆再上船。“既然要外运,不如把他们请到宜宾来!”
临港区专门规划出长江上游重装产业基地,宏化集团、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一大批企业纷纷落户。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食品工业、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业等5大主导产业在临港依次布局。
再看港城互动。临港开发区一开始就拒绝“白天工厂,晚上空城”的单纯工业布局。长途汽车站、三甲医院、学校、商场等配套一应俱全。
宜宾憧憬,到2020年,把临港打造为千亿经济开发区,成为白酒后的经济新支柱。30万人在此安居乐业,一座驱动川南发展的新城将崛起于长江上游之滨。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