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 邓洪涛 通讯员 李文艳 刘兵
在很多人眼里,农民思想工作难做,农民难打交道,但他却把农民的思想工作做得活络络的。
用他的名字命名工作法却被中组部确定为党员教育培训创新模式,在全国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推广。他38年如一日,“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教育引导群众,用群众的心思为群众办事”的实践受到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他,就是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党建指导员王运福。
2000多首顺口溜
和风细雨润心田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芒种麦登场,抓紧种秋粮”。
23日,记者刚走进老河口市仙人渡镇白鹤村,五六个小姑娘一边跳绳一边唱着儿歌。
这首儿歌的作者正是王运福。
今年64岁的王运福,20岁入伍,5年后返乡先后任仙人渡镇王营村文书兼专业会计、村委会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和王营村纪检小组长。在村里工作了38年。
长期做群众工作,使他学会了说群众的话,用群众的话的硬本领。
2005年9月,老王当上了王营村党员远程教育培训管理员。他兴冲冲地把村民们召集来播放党建理论专题片。半个小时后,老王发现,只剩下村组干部了。
他就把远程教育节目写出简介,制成节目单,张贴在各村民小组路口。又经常主动找到农户,了解大家遇到的赡养老人、土地纠纷、邻里不和、农作物病虫害等问题,把大家请到教室来,播放对路的节目光碟,吸引大家观看。
这一招果然有效。他愈发觉得要用老百姓的语言,从老百姓关心的角度来教育和引导群众。
从此后,他随身带着一个小本,把自己每天的思考和老百姓的诉求记下来,编成脍炙人口的顺口溜,方便传诵记忆。
王运福是一个肯学习、勤动脑的人。他编的顺口溜总是能让人过目难忘。
比如,“农闲时节抹牌赌博,马路两侧污水乱泼,偏僻角落迷信传播,小洋楼里婆媳不和。”批评少数农民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出了纠纷别着急,先找干部评评理;案情重大莫过急,依法诉讼按程序;有效证件收集齐,赶到法院把案立。”劝导农民学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村民汪正堂说,这些顺口溜“又好听又好记,比说大道理容易接受多了。”
王运福编写的顺口溜有2000多首。老河口市委组织部把这些顺口溜编印成册,发放到乡村干部手中,像和风细雨,浸润着基层党员干部和老百姓的心。
把小事做好做实
点点滴滴总关情
光说不练,老百姓不会信服。
王营村村民张海菊的丈夫在外打工,她一个人在家里既要照顾孩子,还要拾弄田地,相当辛苦。
今年“三夏”大忙季节,恰遇阴雨天气,地里的小麦眼看要出芽了,张海菊急得团团转。
王运福看在眼里。天一放晴,马上组织互助队来到张海菊家,三下五去二,把麦子收了。
三组村民王林是养鸡大户,有朋友介绍他做一家大型水泥厂的直销生意,他拿不定主意,去找王运福商量。王运福与王林一起调研市场,跑了不少路,吃了不少闭门羹,最终联系到一个大客户。
王运福在村里还有个外号,叫管得宽。哪家有红白喜事,他准是第一个到场,忙前忙后。邻里有什么纠纷,他一定到场劝和。村里五保老人有什么急难之事,他一定记在心上。
2005年冬的一天晚上,老河口突下暴雪。王运福冒雪赶到危房户田桂华家里,将他接到自己家里暂住。第二天清早,田桂华再回家时才发现,房子已经垮塌。
2009年,村民孟涛想种山药,但没有足够的资金。王运福找到镇信用社,帮助贷了3万元。又把家里一头牛卖了,筹了1.5万元借给孟涛。如今孟涛山药种植面积已达到30亩,每年有20多万元的毛收入。“别看这些事小,都是基层干部与群众感情联系的桥梁纽带,只有把大家的心都聚起来,你说话有人听了,农村工作才好开展。”王运福说,事事从群众角度出发,维护好群众利益,群众信任干部,党群干群关系自然就好了。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