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 汤炜玮 通讯员 胡晶 刘杰
【人物名片】
肖艳霞,汉川市湾潭乡党委书记,2005年初从汉川市妇联调往湾潭乡。8年里,湾潭乡税收从20多万元增长到220万元,实现家门口就业1000多人;村村通水泥路里程达到100公里;新建35000伏变电站。
执著引商机
“湾潭是典型的农业乡,要发展,首要的是引进工业项目。”5日下午,记者在湾潭乡见到肖艳霞,听她讲述在乡镇工作的心路历程。
争取资金,谈何容易?交通不便,底子差,谁愿意来投资?肖艳霞决定从本地在外的能人入手。她梳理出本地优势,一一上门拜访,谈家乡的发展前景,承诺为企业提供一流服务。2005年,孝感宇济房地产公司老总余汉江怀着对家乡的深情,投资1500万元,建立建筑模板厂。
企业进来了,更要留住他们的心。肖艳霞有时间就去厂里走走,厂里遇到任何难处都在第一时间帮助解决。
2010年3月,肖艳霞在汉川开会,听说妙虎纺织公司的张总正在选地,想扩大规模。余汉江和张总是多年好友,肖艳霞请余总出面邀请张总。一个月后,张总来考察,看到周围一片荒凉,有点失望。
肖艳霞没有放弃,听说张总7月出国前要定下此事。她再次上门问需求,每天打电话。张总和余总被肖艳霞的执著感动了,达成协议:余总出钱征地,张总建厂盖房。如今,纺织厂已开始盈利。
细心察民难
2011年5月,湾潭村建纺织厂需要向农民征地,条件相对优越,很快就和大部分农民达成了协议。肖艳霞听说,村民刘某家有近10亩地,需要拿出4亩,可他不愿意,工作专班做了3次工作,对方仍不同意。刘嫂态度强硬,不接待任何人。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肖艳霞决定自己上门试试。
一个晚上,肖艳霞来到刘家敲门。刘嫂不开门,肖艳霞心平气和地说:“我不是来强行要你们地的,我就想知道你们家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刘嫂终于开了门。闲聊得知,刘家婆婆今年80多岁,公公曾经是军人,儿子、儿媳都没有工作。家里人口多,怕地交出去了找不到工作,温饱都成问题。
“婆婆应该算军属。”肖艳霞答应去民政局帮她咨询优抚政策,承诺征地后请厂里帮忙解决老刘和儿媳妇的工作。“你说话要算数。”刘嫂半信半疑。几天后,婆婆的优抚办下来了,刘家相信肖书记了,主动找到征地办让出了地。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