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省环保厅副厅长周歆昕发言。记者周三春摄。
湖北日报(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蒙雪)近年来,因“垃圾处理设施不要建在我家门口”的“邻避”思想,反对垃圾处置项目的群体性事件不时发生。1月17日,在政协湖北省第十一届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省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省环保厅副厅长周歆昕建议,要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垃圾处理项目“邻避”问题。
目前,全省城乡生活垃圾产生量大约在42400吨/日,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之一。2005年批准建设第一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之前,这些垃圾主要是填埋、堆肥或不规范地堆放。2005年以后,全省陆续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1个,处理能力达到12800吨/日,建成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6个,处理能力达到2800吨/日,开启了垃圾多路径处置的新格局。
但是,无论是哪种处置方式,人们似乎对项目的质疑之声就从未停止。周歆昕委员提出,我省河流湖泊众多,如果垃圾大量填埋,会造成土地资源更加紧缺。不管别人怎么说三道四,我们都应该保持定力,坚持走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且减量化优先”的路子。虽然不能排除某些地方也有合适条件进行垃圾填埋和堆肥,但就全省而言,焚烧处置(焚烧发电也好、水泥窑协同处置也好)应该是优先坚持的方向和路径。
要有效化解垃圾处置项目的“邻避”问题,还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工作机制,周歆昕委员建议,要完善公共宣传机制,特别要注重对蛊惑人心的谎言和谣言进行批驳和反击;要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对项目进行长期而广泛的信息公开;要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对项目负有审批核准和监管的相关部门应在规划选址、审批核准、征地拆迁、建设和运行的各环节,采取座谈会、听证会、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让公众参与进来,听取相关人群的意见;还要完善依法监管机制和舆情应对机制,特别要注重利用新媒体有针对性地第一时间发声。
(作者:王淳)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Copyright © 2001-2019 婀栧寳鑽嗘缃戠粶绉戞妧鑲′唤鏈夐檺鍏徃 All Rights Reserved
钀ヤ笟鎵х収 锛� 澧炲€肩數淇′笟鍔¤鍙瘉 锛� 浜掕仈缃戝嚭鐗堟満鏋� 锛� 缃戠粶瑙嗗惉鑺傜洰璁稿彲璇� 锛� 骞挎挱鐢佃鑺傜洰璁稿彲璇�
鐗堟潈涓� 鑽嗘缃� www.cnhubei.com 鎵€鏈� 鏈粡鍚屾剰涓嶅緱澶嶅埗鎴栭暅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