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更多

博导四语种登征婚广告被称“征婚style” 让人看完想出嫁

发布时间: 2013-03-27 15:52   来源: 扬子晚报   进入电子报

  博导本人接受扬子晚报记者专访。 扬子晚报记者 秦翼 摄

  南大一位教授、博士生导师昨天在扬子晚报A39版做了半版的征婚启事,见报之后,吸引了诸多网友强势围观。博导渊博的学识,强大的学术背景以及“不凡”的谈吐瞬间激起千层浪,引起了众人关注。文言文夹杂现代文以及外文的阐述方式,辞藻华丽,被大家称之为“征婚style”。与此同时,征婚启事背后的这个人勾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扬子晚报记者昨天独家采访了这位博导以及他的学生,给大家揭开庐山真面目。

  四语种撰写3000字征婚广告,写了两个月

  “我的初衷只是寻找妻子,对炒作自己、引起关注度没有丝毫兴趣,同时我也不想成为公众关注的舆论点。”

  一天的时间,这位博导的手机几乎被打爆,为了澄清不必要的误会,他接受了扬子晚报的独家采访。“我的初衷只是寻找妻子,对炒作自己、引起关注度没有丝毫兴趣,同时我也不想成为公众关注的舆论点。”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博导一再强调要隐去真实姓名,因此,受其要求,扬子晚报记者决定用赵博导来代替他。

  初见赵博导,他步履矫健,神情温和,说话风趣幽默,但是在他的神情中,不时流露出担忧和忐忑。“全国很多家媒体发来短信,我只希望平静的生活不被打扰。”赵博导对记者说,之所以选择在报纸上刊登征婚启事,是因为这样比较有成效,且自己更喜欢传统的东西,不喜欢看电视等。“扬子晚报影响力大,受众广泛,同时有很多高素质的阅读人群,所以就想到只在扬子晚报上刊登,这对个人而言,意味着自己的事自己搞定,不给别人添麻烦。”

  至于写作文风,赵博导表示:“我平时是不写文字的,接触到的多是学术论文,旅行回来也不写字,甚至后来都不拍照了,那些古文还是我高中时的记忆。”赵博导说,用古文、现代文和外文交叉的方式,无非是反复斟酌后,觉得这样更能准确地表达意思,也更方便。“这个征婚启事写了很长时间,中间连带修改时间算上,大概有两个月。”

  在征婚启事中,赵博导只留了一个邮箱,其余什么都没有留下。“我不太喜欢聊QQ、微信,也不玩微博,平时做学术主要的联系方式就是邮件,用邮件交流不用太多顾忌时间等,而且一次可以看到很多内容,短信中三两个字地看,有些不大适应,而且每天我要做的事情很多。”面对网友强力围观,赵博导还是有些不知所措。“我希望过简单的生活。”

(本文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牛晋阳)
关键词:博导征婚;征婚启事;征婚广告;剩女;语种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