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10位专家谈依法治国的文化基础
发布时间:2015-01-02 11:14:59来源:党建网进入电子报

  7.国防科技大学军事高科技培训学院院长刘戟锋——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中国历代科学界不断创造世界奇迹

  量子力学领域着名的大师玻尔在设计族徽时,将中国的太极图放置在族徽的中央,以此表征他的互补原理。这也成为中西科学思想共通的重要佐证。

  不管中国还是西方,世界古老文明的主要成果大都反映在思维科学上。东方人、西方人都在上下求索,问天问地,从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中国人先后发明了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形成了系统完备的中医理论和先进科学的天文历法体系,为灿烂的世界古代文化增添了无与伦比的瑰宝。

  有人曾以中国近代科学落后为由,便怀疑中国有无科学精神,这是很值得我们警觉的。科学精神是什么?无非是贯穿科学发展进步过程中的一种科学态度、科学作风、科学理念,它在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表述,但基本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求真务实。

  习近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8.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过常宝——优秀传统教育理念,是我们发展现代教育的基石

  中国古代有着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仁人志士本着启发民智、发展文化的伟大理想,无不热衷于兴教办学,形成了深厚的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也孕育了很多优秀的教育理念。

  这些理念有:教育的意义在于“教化”,即通过教育改造社会,促进文明进步;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师道”,认为“师道”传载真理,与神权、政权、宗法伦理共同构成社会秩序的价值基础,这就是“天地君亲师”并称的意义;教育追求人人平等,“有教无类”,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有通过教育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的可能;教育的内容是“传道授业解惑”,强调价值高于具体知识和技能,注重思想、人格、精神的培养,先“传道”而后“授业”,等等。

  中国教育要有海纳百川的勇气,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但这必须有个前提,就是立足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民族认同、文化自信,这样才能推动教育的健康发展,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习近平: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是传递友谊的正能量,为亚洲和世界带来的是发展机遇而不是威胁。

  9.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主任、副编审庄俊举——中国外交理念张扬中国文化的力量

  中华民族几千年对外文化交流融合过程,也是开放过程。历史上,中国同外来文化有多次大的交流,从张骞、玄奘、郑和的和平之旅,到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马窦传奇般地相识、相知,继而共同翻译和出版《几何原本》所进行的中西文化平等的交流,无不彰显出和而不同、协和万邦、“亲诚惠容”的对外交流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外交思想、外交战略对世界和平发展产生积极影响。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时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着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亲、诚、惠、容的理念,在国内外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反响。从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谐世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到“一路一带”,中国这些外交理念无不张扬着中国的文化力量。

  当前,世界秩序正在发生和经历着深刻变化,中国如何处理对外关系正在成为国际社会瞩目的一个焦点。在塑造中国未来的国际角色的过程中,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是一个必须加以继承和充分挖掘的宝库。中国的发展必须突破现存的国际关系中现实主义的逻辑。作为建立在权力与利益基础上对人与社会思考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对我们并不适用。它既不能描述、也不能规范中国今天和未来的发展。因此,需要进行理论上的创造,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进行深入的挖掘与继承。

  中国要真正走上大国之路,其实就是国内秩序向外扩展,并且在国际范围内被认可和接受的过程。中国要真正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应取决于军事力量,而是坚定地走“中国道路”。

  10.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教授刘东超——充分借鉴中国优秀文化改革和优化人才治理体系

  严明吏治。治国先治吏。如果吏治腐败,国家的治理就是一句空谈。实际上,这也是本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一个工作重点,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十八大以来深入开展的反腐败工作。这里面包含着对于历史经验的借鉴。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非常注重吏治,建立了庞大严密的官吏选取、培养、考核、监察、升黜体系。一些有为之君极为重视官吏的管理,充分利用这套体系塑造严明廉洁的吏治之风。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巡视制度。这套制度在汉、唐、明三代都发展得相当成熟。这套制度在历史上曾推动了吏治的清明,提升了国家治理的效率。

  广开贤路。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这里,建立具有创新精神和激发活力的人才制度,既是现代国家治理的要求,也继承了中国历史上许多政治家广纳人才的精神。从尧、舜到周文王,从秦穆公到战国四公子,从曹操、孙权、刘备到李世民,他们广求人才的故事早已为世人所知。甚至连这方面似乎不太着名的朱元璋实际上也做了大量广开贤路的事情。他在位期间曾多次派人访求天下贤才并予以重任。

  综合管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既有专业技能方面的标准,也有人文知识、道德品性、心理人格方面的标准。2014年1月发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就指明了对于人才的综合要求。值得重视的是,现代文明对于人才道德品行的要求并不低于专业要求,有时甚至可能更高。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些,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也有大量表述。 (来源:2015年第1期《党建》杂志、党建网)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

Copyright © 2001-2019 婀栧寳鑽嗘缃戠粶绉戞妧鑲′唤鏈夐檺鍏徃 All Rights Reserved

钀ヤ笟鎵х収 锛� 澧炲€肩數淇′笟鍔¤鍙瘉 锛� 浜掕仈缃戝嚭鐗堟満鏋� 锛� 缃戠粶瑙嗗惉鑺傜洰璁稿彲璇� 锛� 骞挎挱鐢佃鑺傜洰璁稿彲璇�

閯傚叕缃戝畨澶� 42010602000206鍙�

鐗堟潈涓� 鑽嗘缃� www.cnhubei.com 鎵€鏈� 鏈粡鍚屾剰涓嶅緱澶嶅埗鎴栭暅鍍�

鍏充簬鎴戜滑 - 鐗堟潈澹版槑 - 骞垮憡鏈嶅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