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来自江汉平原应征青年的体质调查报告,征兵体检10大问题曝光

发布时间:2017-08-30 18:16:40来源:解放军报

一次不容有失的挑选:

守住底线选优质兵员卡尺不松

适龄青年堪忧的体质状况,迫使征兵体检部门进一步加大审查把关和筛选力度,挑选出优质兵员。在江汉平原各地征兵体检站采访,记者发现了很多“首次”:

首次使用全国征兵体检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今年的一个亮点,所有体检科室都安装了该系统。每名应征青年的体检结果会由工作人员当场录入系统,每一步操作都会留下记录,修改任何一项数据,都将导致报告重新生成,出现差错可追溯到责任人。

“尽管当前适龄青年整体体质情况不太乐观,但挑选兵员的底线不能破。”某军分区司令员高金栋告诉记者,不光是体检过程中要严格把关,体检合格的也需持续跟踪关注。

高金栋的话有所指。过去,征兵体检站对应征青年进行全面筛查,但有些隐性疾病和问题是很难被发现和鉴别的。一些应征青年虽然顺利通过体检,但到了部队之后,他们身体的隐性问题逐渐在训练中暴露,最后被依规退回,给部队和个人都造成很大影响。

2015年,天门市应征青年汪某顺利通过体检到原济南军区某部服役,但到了部队之后,出现了癫痫症状,当年被退回原籍;2016年,监利县应征青年朱某入伍后,发现患有慢性肠胃炎,剧烈运动后伴有肠绞痛,严重影响训练,被部队退回……据介绍,2015年江汉平原地区有40名应征青年因隐性疾病,相继被退回。2016年,这一数据达到50名。

鉴于这一情况,有关部门及早着手开展“役前训练”, 集中组织预定新兵进行短期的教育训练,让他们提前熟悉军营生活的同时,重点对他们的思想和身体素质情况进行考察,赶在送到部队之前,把那些“不训看不出、不苦验不出”的提前淘汰掉,尽可能地减少退兵。

此举实施不到半个月,即显现出成效,先后有35名预定新兵因在训练中发现身体问题被公开淘汰,还有18名应征青年因适应不了部队生活,主动申请放弃。

“退兵是困扰我们多年的一大难题,役前训练,既是对应征青年本人负责,更是对部队长远建设负责,我们要切实为长城挑选好每一块砖。”某军分区政委卢守雄如是说。

一道需要深思的问题:

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永远在路上

叶泛是长江大学大三学生,2012年他考入大学后就报名参军,在原北京军区第38集团军某部服役。由于表现突出,当兵第一年就被选为副班长,服役期间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兵”。

2014年,叶泛返校复学后,专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荣获一等奖学金。今年5月,这位品学兼优的退伍大学生主动参加“军旅文化进校园”活动,走上讲台向学弟学妹们谈体会。

在叶泛看来,部队需要高学历人才,但健壮的体格仍然是一名优秀士兵最起码的要求。他鼓励有志从军的学弟学妹,在抓好学业的同时,一定要加强锻炼,以免在今后征兵体检中留遗憾。

某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先贵参与了20多年的征兵体检,在他的印象中,近些年应征青年身体素质呈明显下降趋势。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家庭财富增长,百姓餐桌也日益丰富,但饮食结构却未必科学健康。李先贵认为,超重青年有增无减,肥胖带来的高血脂、高血压等并发症也相应增加,而“隐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应征对象,难以胜任极限军事活动”。

某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佘传勇也有同样的看法。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而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从某市的征兵体检数据来看,视力不合格已占不合格人数的39.5%。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过分依赖,在眼睛发育阶段就因学习和长时间阅读而疲劳用眼,是导致视力检查不合格率高的主要原因。

应当看到,社会有关方面已经对这些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特别强调将青少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

建设国家和巩固国防需要身心健康的年轻一代支撑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延迟效应的影响,国家和全社会近年来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所作出的努力与付出,可能需要在稍后几年的征兵体检中才能有所反映,但是对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心爱护永远在路上,而这需要更多的国家部门、更多的社会团体和更多的热心人士携起手来,拿出更加切实具体的举措,共同呵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各地征兵体检工作渐入尾声。然而,征兵体检引发的思考却不应随体检工作的结束而结束,这是一个应引起全民关注的话题。”某市副市长邓应军说。(张林 胡刚 特约记者 何武涛 制图:刘晓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