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莫让“假点击量”伤了好内容

发布时间:2018-10-22 15:13:44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制播双方“各取所需”

在视频网站“购买点击量”操作中,剧作方和视频网站都难说冤枉,双方都在参与和获利。而如今,一条完整的流量造假产业链早已形成,利益链条与电视剧购买收视率类似。

一位不愿署名的制片人告诉笔者,制片公司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剧作播放量的作法基本算业内常态,能让制片公司和视频网站在某种程度上“各取所需”。原因在于,随着影视剧播放量的攀升,其所属制片公司可以实现名利双收;同样,视频网站也会因为剧作播放量好、关注度高,赢得更多与其他制片公司合作的机会,同时吸引来更多的广告赞助商。也正是因为在“买播放量”中尝到了甜头,如果制片公司不主动购买播放量,有些视频平台也会自己进行数据造假。“比如同一部剧在三个视频网站同时播放,其中两家播放量都很亮眼,单单剩下一家的播放量很低,很可能就会造成制片公司对这家视频网站的运营水平产生质疑,进而影响以后的合作。”这位制片人说道。

业内人士指出,市场乱象对制片方和视频网站都有伤害。制片公司出钱买了数据,剧作却未必能获得想要的影响力;视频网站数据作假,也未必能获得用户。总之,影视剧产业还是该重典治乱、回归本源,内容和质量,才该是决定一切的关键。

建立“黑名单”制度

播放量造假所带来的利润让一些原本还在踌躇要不要进场的影视剧作公司,也最终决定参与进来。评价体系渐渐失灵的时候,剧作的质量谁来保护?怎样才能让整个产业链重回公平竞争的起点?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要想根除“购买播放量”这一顽疾,光靠行业自律很难保障,更重要的还是要加强立法,用惩罚性措施来规范行业经营行为。“视频网站、剧作方理应自律、诚信经营,但仅靠自律是不够的。不诚信行为屡屡出现,甚至影响了行业生态,就必须有法律来管。”朱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