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浓浓乡情暖人心 潮人“乡聚”不言商
有时候,商人们的聚会真的不为商。
因为乡情,如此之多的古稀之年的潮商们,愿意飞越重洋,来参加两年一度潮团聚会。外人眼里,这是这群全世界最富有的华人组成的商帮,而这群人的聚会,对于他们而言,也许仅仅是听到乡音发出的一句问候“乡亲们好”,就能让他泪湿眼眶。
潮团联谊年会现场,银发族很多,当看着这些财富神话的缔造者们,有人颤巍巍需要人搀扶、有人甚至还拄着拐杖,也要从全球各地飞抵武汉,只是为了和自己许久不见的乡亲们合张影、吃顿团圆饭,一路的艰辛,只为单纯的情感表达,这样的情分,令人暖到心。
虽然只是“吃饭、照相”,但每个人对这个仪式都极为尊重,每个人都穿得西装笔挺,一些奶奶级的潮商还不时地会去化妆间补妆。虽然这中间很多人富甲一方,但在会场,也许就是某个老人口中的“小忠”、“小红”等,拍照现场,记者听到这样的呼唤,感觉亲切。这群掌握着大量财富的人,推掉一切生意、应酬,只为赴一场“乡”聚,这份情谊弥足珍贵。
一位潮商告诉记者:“潮州人做生意,和外面人做能赚30%,和潮商做只能赚20%,即便这样,也会选择和潮商做,我们相信大家发达了会一起回报家乡。”乍一听,这句话不符合商业逻辑,但却诠释了“抱团发展”的内涵:乡亲们常来往,常联谊,有了这份情,何愁不能结伴发展?
(作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