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区域协调 形成多点支撑充满活力格局
湖北日报讯 记者彭一苇
【会议摘要】
●大力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打造长江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的“钢腰”。
●全力支持“复兴大武汉”,支持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
●鼓励县市做大做强,打造一批生产总值超500亿元的经济强县。
【专家解读】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宋德勇认为,推动建立多点支撑、充满活力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有利于省内区域发展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对接。通过完善产业链,加强产业分工,扩大供给和需求,促进湖北各区域形成合力,推进整体发展。
宋德勇表示,长江经济带发展基础较好,整体上升为国家战略令人期待,促进其快速发展,打造“钢腰”,有助于将湖北的发展放在全国大视野下去定位、去配置资源、去寻求市场。
“复兴大武汉”是促进优势地区进一步加速发展,而县域经济则是湖北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发展基石。
坚持可持续发展 留住湖北的蓝天碧水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茜
【会议摘要】
●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留住湖北的蓝天碧水。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
【专家解读】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邹薇认为,“绿色GDP”的发展理念必须深入人心。现阶段,当人们身处雾霾天,喝着被污染的水时,突然发现GDP增长并不完全等于民众幸福。所以,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要格外珍惜。蓝天、碧水、净土工程不仅对湖北,对整个中国都非常有意义。
如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邹薇表示,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是根本保障。鄂西片区的恩施、神农架、三峡库区等地,生态很脆弱,这些地区是限制或者禁止建立开发区的,这样就面临发展困境,但如果发展工业,生态环境势必会受到破坏。这些地区保护生态环境靠自身努力远远不够,必须在国家层面建立保障机制,环境受益方、下游地区都要建立转移支付机制,实行有效、持续的补偿机制迫在眉睫,如不能,青山绿水还能维持多久?
坚持民生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湖北日报讯 记者林建伟
【会议摘要】
●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专家解读】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叶学平认为,改善老百姓生活条件,能够扩大消费,同时需要增加投资,可拉动经济发展。
报告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叶学平认为,考虑到区域、城乡、校际差别,用信息化的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能够促进教育公平。“多媒体和网络教育,既节省了教育成本,又消除了城乡差别。”
在加快发展社会市场方面,报告指出,要推进文化发展大繁荣,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叶学平说,我省文化资源丰富,创作多,但产业化不够,需要引入更多的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我省文化产业发展。
(作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