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社科院学部委员朱玲:改革多轨制是社保体改重点

发布时间:2014-10-25 21:55:29来源:SRC-13
 
朱玲(资料图)
 
  荆楚网消息(记者 董育雄 通讯员 张家齐)10月25日,在武汉举行的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玲表示,中国在社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方面仍存在不足,多轨制的社会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安排让城乡差距拉大,改革多轨制是社保体制改革的重点。
 
  朱玲认为,“预防贫困、减少不平等、增进社会包容”应为社保制度制定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三条制度设计原则:建立严格的资格审核监督制度以保证社保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降低保险费率同时保证医疗服务的优质,个性化医疗需求附加给私人保险而非社会保险;扩大养老保险中社会参与和责任分担,缩小政府作用。
 
  她同时指出,中国在社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方面仍存在不足。多轨制的社会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安排让城乡差距拉大,同时导致了农村地区社保水平的长期滞后。而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制度障碍一方面是公务员事业单位保障过度,另一方面是农村人口保障不足。
 
  在朱玲看来,在养老保险中,瑞典模式是最值得推荐的:“每个人都少少一点,下来之后自己再储蓄,企业也会根据它的竞争需求为了它稳固的核心队伍去做出企业的贡献。”
 
  对于卫生部、社保部的政策报告,朱玲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这是颠倒了优先序,因为社会矛盾集中在多轨制”。制度整合应优先于基金统筹层次的提高,而制度整合的关键是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保险能力,只有管理水平提高,资金统筹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发挥最大作用。
 
  朱玲也承认社保体制转型只能采取“老人老路、新人新路、中间过渡”的方法,不能一蹴而就,从而保证社会稳定,但转型过于保守滞后也会造成转轨成本提高,不利国民经济。
 
  10月25至26日,第5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暨2014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改革新时代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由华中科技大学和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
 
  朱玲    1951年12月生于宁夏银川,祖籍安徽寿县。1981年在武汉大学[微博]经济系取得硕士学位,1988年在联邦德国Stuttgart市Hohenheim大学农经系取得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理论经济学组成员、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大学世界经济发展研究所理事会委员。
 
  朱玲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贫困问题、社会保障和发展政策,因减贫政策研究获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和1996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因性别分析获全国妇联、中国妇女研究会2004年(第一届)妇女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因藏区发展研究获2008年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因农业发展和贫困人口食品保障研究获2013年尤斯图斯·冯·李比希世界营养奖(Justus von Liebig Award for World Nutr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