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36亿美元,较4月末小幅上升240亿美元,增幅为0.8%,连续第四个月出现回升。今年1月,外汇储备规模出现下降,跌破3万亿美元,此后开始连续回升。
针对外汇储备规模四连升,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资金流动趋稳和汇率估值因素推动外储回升。5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延续回稳向好势头,外汇供求继续处于基本平衡状态;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波动,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总体升值,资产价格有所上升。这些因素综合作用,推动了外汇储备规模的回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健分析表示,外储回升主要得益于汇率估值因素影响。5月美元指数震荡下跌,欧元、日元对美元汇率均不同程度上涨,据粗略估计,仅非美货币升值对外储贡献达190亿美元左右。此外,美国、欧元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有所下降,债券价格上升也对外储有一定贡献。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外储连续4个月上升,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平稳向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企稳回升,特别是5月份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中纳入逆周期因子,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完善,当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超过1%,人民币贬值预期逆转或将使结售汇由逆差转为顺差,形成外汇储备规模增加;二是美元指数下跌导致的估值效应。今年5月,美元指数下跌2%左右,我国外汇储备中以欧元、日元计价的资产折算美元后数额增加。
下一步,预计外汇储备规模仍将保持基本稳定。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同时出现了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后劲增强、动能壮大、空间拓展等更多积极变化,支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因素进一步增多,经济稳中向好的步伐更加稳健。国际金融市场运行相对平稳,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受此提振,居民和企业的购汇行为更加趋于理性。随着金融市场开放扩大的效果继续显现,将进一步巩固跨境资金流动平稳、均衡发展的基础,推动外汇储备规模趋于稳定。
温彬预计,未来数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保持稳定,外汇储备规模继续小幅增加。刘健表示,短期内外储有望基本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引入“逆周期调节因子”短期内有助于提振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资本流动形势有望继续改善,有利于外储回升。不过,美元指数跌破97中枢价位后存在技术反弹可能,加之6月中旬美联储议息会议可能公布未来加息及缩表路径,英国大选仍存不确定性等因素,都可能制约美元指数进一步下跌。因此,6月汇率估值上升对外储规模贡献度可能有所下降,从而可能成为制约外储规模回升的主要因素。
(作者: 编辑:张 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