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 刘畅 通讯员 程荣东 杨鹏程
浙商,中国最精明的企业家群体之一,他们对市场反应极其灵敏。
据浙江湖北商会统计,安陆已成我省浙商落户最密集的县(市)。截至7月31日,已有300余名浙商聚集安陆,总投资额110余亿元,高居全省县(市)首位。
浙商为何青睐安陆?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个中奥妙。
全产业链的聚集效应——
一朵开,百花皆后香
13日,爱仕达安陆电器智能化工厂,6条全球最先进的IH铸铁电饭煲机器人生产线正高速运行,原材料经过智能化单元自动冲压、打磨、注塑、包装、码垛,不到3分钟,一个电饭煲已摆到仓库货架上。“这款产品完全达到世界先进品质,顾客再也不用到日本抢购了。”公司副总经理郭楚平笑道。
从最初单个项目试水,到如今6条生产线开工,来自浙江温岭的锅具大王爱仕达胃口越来越大,在安陆滚动投资近20亿元,年产各类锅具3000万只,与之配套的玻璃、铝材、手柄等20多家浙企也随之迁来,安陆坐上全国锅具生产的头把交椅。
烈日下的南城工业园,塔吊林立,占地660亩的重钢构厂房拔地而起,湖北亚钢金属制品公司正在全速扩大产能,今年新上4条生产线,将新增收入13亿元。从2009年落户安陆,亚钢借助华中科大的技术支持实现爆发式增长,从小作坊成长为全国最大汽车离合器压盘供应商。亚钢也将大本营从浙江乐清迁至安陆,共同搬迁而来的产业链企业近10家。
白兆山下,500亩精品葡萄晶莹剔透,吸引不少游客采摘。浙江立强农科董事长王录明告诉记者,此地青山绿水,生态良好,土地便宜,特别适合发展精品农业,他们已将全国的水果连锁超市、电商批发供应链网络全部对接至安陆,葡萄根本不愁销,亩均收入超万元。立强的成功吸引10多家浙江高科技农商流转农田,火龙果、蓝莓、车厘子等高档水果基地正在安陆加速落地。
浙商在安陆的投资,正呈现全产业链聚集、多领域扩散之势。
5张土地证背后的故事——
守信诺,伴春风十里
在爱仕达的档案室里,珍藏着5张土地证。
1999年,作为落户安陆的首家浙企,爱仕达人生地不熟,投资小心翼翼。为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安陆市制定了工业用地优惠政策,并与爱仕达签订长期协议。
18年过去,安陆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换了多届,但最初承诺的土地优惠政策一直未变,而同期地价已翻了3倍。安陆人的诚信守诺换来了丰厚回报,爱仕达从最初投资1000万元,不断追加到近20亿元,使用了5块工业用地,建起了家电、锅具、玻璃和铝制品4个厂区,成为爱仕达国内最大的生产总部。
浙江企业组团开发4A级白兆山李白文化风景区,安陆市斥资57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景区大门外高等级旅游公路。科威铝业紧靠七里河,夏季暴雨,河水漫过院墙倒灌车间,市里立即疏浚河道、砌上护坡。浙江合利得科技公司新上废旧橡胶资源综合利用系统,环保部门全程帮办手续,帮助完善合乎标准的生产工艺。用工紧张,市政府牵头推进“春风行动”,免费培训工人。
不空谈,崇实干,安陆的口碑效应吸引浙商在此扎堆。目前,康正药业、智丰数控、腾跃机器等一批浙企相继落户,大笔资金投向机电、汽车、钢铁、电子、纺织和现代农业等领域。
抢抓沿海产业转移风口——
奋击楫,不负飞舟浪
“把生产总部设在安陆,我们离国内市场更近了。”爱仕达负责人指着地图介绍,从安陆到武汉只须1个多小时车程,到广州、重庆、西安、北京等中心城市距离都在800公里左右,比在浙江生产锅具物流成本降低20%。
亚钢则瞄准了安陆位于武汉、随州、襄阳汽车走廊的优势。企业在浙江时,年销售收入仅2000多万元,落户安陆8年就成长为汽车离合器行业巨头,年增长率达40%。“湖北正站在承接产业转移的风口,潜力巨大。”与浙商攀谈中,记者多次听到企业发出如此感慨。
沿海土地、能源、劳动力等成本不断上升,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叠加国际市场出口长期低迷,沿海企业集群式搬迁已是大势所趋。“趋势带来机遇,安陆看到并精准地抓住了机遇。”更令浙商赞叹的是,在安陆市的帮助下,许多浙商与武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实现了校企对接,攻克了不少科技难题,在竞争激烈的沿海,中小企业一般很难享受到这种便利。
(作者: 编辑:瞿祥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