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李雁为一位病人讲解病情 记者叶茂林摄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吕锐 通讯员高翔 陈菁 实习生周喆 梁伦祝 摄影记者叶茂林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二科专家李雁从医25年,坚持为患者画图讲解病情,他这份执着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理由?遇到病人的不理解,他怎么看?他心目中的好医生是什么样的?他又是如何看待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昨日,记者与李雁教授进行了深入的对话。
图解病情能做到显而易见
记者(以下简称记):从医25年来,你为什么一直坚持画图为病人讲解病情?
李雁(以下简称李):汉语里有个词叫“显而易见”。但自己觉得显而易见能理解的东西,别人未必能理解。自己觉得理解得很到位的东西,别人的理解可能连皮毛都不及。
对于医学、肿瘤知识的理解,一个不是医科大学毕业的人,能达到一个医学博士理解程度的1%就不错了。
如果用一种很直观的、浅显易懂的方式,用最快的时间,让患者理解最多的有效信息,从1%上升到30%,就能让他对自身疾病有一个基本理解,上升到50%就能有一个比较好的理解,就会对自己的治疗有一个相对合理的预期。
医生觉得显而易见的东西,也要让患者觉得显而易见,而不仅仅是医生说应该怎么办。为了这种显而易见,我结合自己从事的肿瘤专业比较复杂这个特点,选择了画图这种有效的沟通方式。
医生不应只是看病机器
记:现在的医生都特别忙,你对每个病人都画图讲解病情,且不止一两张,会不会耽误时间?
李(笑):这个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回答。第一,现在专家、知名专家都很忙,是因为很多患者都来找你,他们花很多时间排队挂号、候诊,并不是迫不及待地让你立即给他开药、手术,而是想听听“大医院专家们”对他疾病靠谱的分析、判断。
第二个方面,你担心我给患者画图耽误看病时间。这种担心恰恰错了,我就是为了更直观、更简洁有效地与患者沟通病情,才会坚持画图。我画的都是草图,一边讲一边画,说完了也就画完了,不会因为画图耽误一分钟的时间,画图反而帮我节省了时间。
患者来看病,我也可以不跟他说那么多,有病我给他开药、有肿瘤我给他切除不就得了?但那样他的病就真的好了吗?他的恐惧,他的无措,他对后期治疗应注意的事情,都还一无所知,那他其实还“病”着。所以医生不能只是简单的看病机器。肿瘤发病的危险因素、癌症的预防和阻断,这些知识如果只有肿瘤学专家知道,那它仅仅是专家一个谋生的手段。癌症要防、要治,如果这些知识只放在专家的脑袋里,那么它对社会的贡献就微乎其微。
记:你觉得医患沟通也是对防癌知识的一种普及?
李:对,防癌治癌要走群众路线。这种知识要让普通患者、家属知道得越多越好。对我来说,工作中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就是一个最好的普及防癌知识的途径。
我们医生个人能力有局限性,我们的团体有局限性,整个肿瘤防治队伍有局限性。(画图讲解)这种方式一次讲给几个人听,日积月累的,就能突破这些局限。我不可能坚持每年去洪山广场做一次大规模防癌讲座,但我坚持跟患者讲解病情,一年下来,也许能达到这种效果。
医患沟通是治疗的关键
记:你反复谈到沟通,你认为沟通在医患关系中作用有多大?
李:肿瘤病人都会面临巨大的恐惧。恐惧的最大原因是无知。让患者或家属充分地知晓病情是很重要的,充分知晓后,95%的人都能正确、理性地看待疾病。
记得有位82岁的老爹爹,晚期胃癌。一来医院就嚷着要医生给他做手术。通过沟通讲解,让他理解了,先做了两个周期化疗,再做手术,效果就比较好。
所以,我一直坚持画图,就是为了让患者和家属对病情有全面、客观、准确的理解。他们的知情程度达到50%,他们和医生的大方向起码就一致了,余下的是一些细节的处理,就好办了。大方向不一致,问题就会越来越多,那样的话,医生为病人做得越多,病人的疑惑就越多,越容易导致医患矛盾和纠纷。
平常心对待患者的不解
记:遇到患者的不理解,你如何看待?
李:这种情况很常见。平常心对待,不强求每个人都能理解你。万一遇到这种情况,我不会和患者争执,但会建议他们去找更多的专家咨询,客观地看。
临床上,有30%的患者来看病时是抱着试试看、不太信任的心理来的。遇到这样的病人,医生要多花心思琢磨,根据他的职业、家族史、伴发疾病等,尽量全面地了解病情,再针对性地做重点的检查,而不是大撒网式地做检查。医生要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医学是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心理的综合。一个人生病了,除了疾病本身外,还伴随着心理状态和思想情绪的变化。实际上,病人从来不会因为长了一个包块来看病的,他一定是思想状态发生了变化,才会来看病的,他感觉到疼痛了,感觉到异常了,才会来看病。但病人的潜意识里,通常单纯地认为自己就是因为一个包块来就医的。所以,医患之间存在认识上的“鸿沟”,沟通是必须的。
从肿瘤专业发展史看,一代肿瘤医生在30年中所做到的贡献,也不过是让患者生存期提高20%。医学的进步水平和社会民众的期望值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医患沟通非常重要。
好医生要有耐心和爱心
记:你心目中的好医生是怎样的?
李:医生要有人文素养。我对我带的研究生说,要对历史、文学、艺术、文化、西方科学史、心理学等都要加强学习。医生不能只有“知识”没有文化,只会写汉字不会说汉语,千万不要做精密的看病机器人。尤其是年轻医生,做一个过于精密的看病机器人就麻烦了。
记:你在忙碌的工作中是怎样加强人文修养的?
李:我平时读的东西都很枯燥,我喜欢读经典论文、经典作品,包括古典文学作品。我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阅读一个多小时。
医生在忙碌的工作中要保持对病人的耐心,要靠专业精神,靠人文素养。否则你难免出现情绪烦躁甚至难以自控的情况。医生不能只看疾病单纯的物理性表现,而是要看到这个物理表现带来的一系列的个体问题和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
记:你觉得当好一个医生的基础是什么?
李:医生要有两颗心,一颗是耐心,一颗是爱心。
(作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