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襄阳舰实训发射导弹场景。
图为:襄阳舰在做舰载直升机离舰准备。(本报视界网 刘一翔 王树勤 摄)
湖北日报讯 本报报道组
昨日,福建某军港,蓝天白云,海鸥翔聚,群山大海环抱中的海军襄阳舰傲然挺立,格外威武。
这就是国际海事防务展上的明星舰,外媒曾称之“堪比美国先进战舰”;这就是被广泛赞誉的“海上多面手”,能执行对海、对空、反潜巡逻警戒作战任务。记者获准上舰,探访惊涛骇浪中全舰官兵挺进深蓝砺尖兵的感人故事。
100多米长,满载近2500吨,最高处相当于10层楼,襄阳舰在国产护卫舰中是个“大家伙”,雷达、主炮、副炮、导弹等各式装备齐全、先进。走进舱内,如进迷宫,200多个舱室分布在上下数层甲板,狭长的通道和近乎垂直的舷梯连起了官兵的战备、训练和生活。
“军舰是我们的战斗岗位,也是我们的家,我们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湖北麻城籍实习副舰长李世桥自豪地说,“我们襄阳舰服役12年,有着辉煌的昨天,已累计在海上执行战备巡逻、参加演训和外访活动超千天,实射导弹全部命中目标,还接受过原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检阅呢!”转隶东海舰队以来,襄阳舰任务一项接一项,圆满完成了接装修舰、实兵演练、全训考核、战备巡逻等多项任务。今年春节前夕,刚参加完考核,就接到执行节日战备巡逻任务,全舰官兵刚下考场,就上“战场”,向深蓝大海进发。
巡逻中,近9级的海风掀起巨浪,襄阳舰穿风破浪,摇摆一度达到近30度,全体官兵始终值守岗位,少数同志晕船严重时就将自己捆绑固定在战位上。服役22年的老班长、枪炮指挥技师宋国帮说,晕船严重时感觉“吃饭好像吃药”,舰体摇摆过大炊事班做不成饭,只能将菜、米、肉一锅煮,官兵们称之为“酸甜苦辣粥”。
4米高的巨浪,持续了三天三夜。海况再恶劣,巡逻不能中断。突然,急促的战斗警报响起。“方位XXX,距离XX公里,不明国籍飞机一架向我航行海区接近。”值更官报告。官兵迅速进入战斗状态。“作为襄阳舰官兵,保卫海疆,延续荣光,我们责无旁贷。”舰政委张一军介绍,2012年9月襄阳舰转隶后进厂修理,如何让官兵尽快熟悉装备、形成战斗力,是对大家的一个巨大考验。修理期间,40多名官兵主动放弃休假,加班加点,配合厂方高质量完成修理工程近千项。“木桶的容量是以最短的那块木板为计。”在舰上,官兵们牢记“木桶定律”,向兄弟部队学习、向专家请教,补上一块又一块“短板”。不到半年,官兵岗位考核全部合格,一大批“系统通”、“排障通”脱颖而出。
一级军士长、45岁的主机班长陈士军就是其中之一。主机是舰船的心脏,主机出故障,舰船就无法前行。主机舱是舰上条件最艰苦的战位——航行中室温超过50摄氏度,噪音刺耳,到处都是滚烫的机械部件……在这样的战位,陈士军已坚守26年,练就了一身硬本领,仅靠眼看、手摸、耳闻、鼻嗅,就能判断出故障所在。荣誉背后是艰辛和付出。长期高温高噪高湿,他患上关节炎经常酸痛,上下舷梯时要倒着走,战友们戏称他“倒车也不影响战斗”。
舰艇油舱发生进水,必须尽快找到漏点。被官兵称为“管路通、油料通”的舱段班长王小卫,在抢修中毅然钻进黑暗狭小的舱室,不顾刺鼻的柴油糊满全身,认真查找并堵住漏点。几个小时后,他出来时才感到又红又痒,全身严重过敏。
为执行任务,舰长郭永生的家离部队2个多小时车程,一年中没回去几天;航海长衡军4次推迟婚期;操舵兵温正杰春节战备巡逻回港后才得知爷爷去世的消息;机械技师宋立的家属春节前从河南赶来探望,仅相聚一天就挥手告别……聊起这些,官兵们云淡风轻,似家常便饭。
卓越战斗力,来自无与伦比的精神驱动。
襄阳舰,挺立着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挺立着让党和人民放心的钢铁战士。
(报道组成员:记者 陈剑文 张晓峰江卉 杨康 通讯员 何武涛)
(作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