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上午,湖北省2013年的高考成绩公布,襄阳五中的李卓雅、贺维艺以661分、689分的高分分获该省今年的文、理状元,这样襄阳五中就罕见地将省文科、理科状元同时揽入怀中。
这几天,各省市区陆续公布了高考成绩及分数线,高考状元又成了媒体追逐的焦点,尽管教育部门年年都希望不要炒作高考状元,可这根本阻挡不住公众的好奇心。于是,公众不仅知道了各地的文理科状元姓甚名谁、来自何方,而且还知道他们的个性、爱好、学习方法等等。
当然,诚如很多教育专家所说,报道状元没有任何意义,状元的产生有偶然性,高考拿了全省第一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不过,把几十个状元放在一起,对他们进行社会学分析,就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高考状元的出处、个性特点、性别差异……这些看起来没有什么逻辑关系的问题,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当下基础教育的些许面貌。
超级中学是高考最大赢家
就在各省状元纷纷出炉之时,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顶尖中学排行榜》,依照1977年~2012年各省状元的分布情况对中学进行了排名。这份榜单上的不少学校今年又一次成为状元产地。
在这张排行榜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排名第一,报告显示其共产生了35名状元。今年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仍然风光无限,该省文理两科状元均出自该校。银川一中历史上共产生了14个状元也居榜单前列,今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文科状元便出自该校。西安高新一中以及衡水中学也都因历史上分别产生了9名和8名高考状元而上榜,今年,这两所学校也分别囊括了两省的文理状元。襄阳五中虽然在这份榜单上排名靠后,但是今年却包揽了湖北省的两名状元,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该校几乎年年都能产生状元。
大约10年前,高考状元的产地比现在要分散。比如,河北省2004年的两名高考状元分别来自正定中学和石家庄一中,2005年分别来自邯郸一中和石家庄二中。陕西2004年的两名状元分别来自西工大附中和镇安中学,2005年来自西安博迪学校和西工大附中。
但这两年,各省份的高考状元产地往往向几所名校集中,这些学校不仅能“批量”生产状元,而且这些学校还会囊括全省的高分考生,同时,这些学校进入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学生人数也非常多。教育界内部把那些“高考成绩十分优秀”、“高分学生集中”、“考入名校人数较多”的学校称为“超级中学”。
从中国校友会发布的榜单上看,重庆市第一中学和重庆南开中学分别以出产过12名和10名状元而排在榜单靠前的位置,今年重庆市的状元又是出在这两所学校。
翻看两所学校的资料发现,重庆一中和重庆南开中学每年高考升学率几乎都达到100%。重庆一中每年有近30名学生考入北大和清华,同时还会有七八名学生保送入北大、清华。2010年北大清华在重庆南开中学录取了56人:当年清华在重庆的招生计划为23人,北大的招生计划大约为60多人。可以说,重庆市进入北大、清华的学生很大部分出自这两所学校。
虽然在官方的表述中状元不能给学校带来什么,但是在民间,状元就是一所学校的“金字招牌”。有了“金字招牌”自然会引来更多优秀生源以及择校费。
不少教育界人士表示,状元集中在这些“超级中学”并不奇怪,这类学校通常是面向全省招生的,一些学校为了招到优秀的学生,在中考之前就已经锁定了目标,有些学校为了笼络好学生不惜许出万元奖金。因此,不少“超级中学”笼络了全省的尖子生,再加上优秀师资的集中,这些学校不出状元都难。另外,因为优秀的高考成绩,这些学校的“集聚效应”极强,众多学生想尽办法涌入该类学校,不少学校仅一个年级就有上千名学生。
为了保住学校的“金字招牌”,这些学校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是巨大的。
在百度衡水中学贴吧里,有一篇题为《家有宝贝在衡中》的帖子,上面透露的一些信息可以一窥这类名校的情况:比如,学生上两周课才能放一天假,每月都有月考;作业考试化,每天可能都有一科在测试,只要测试就排名,出结果就直接挂在教室后面;作业分必做、选做和自助,如果哪科作业被学生全写完了,就是教学事故。
“超级中学”无疑成了高考的最大赢家。不过,教育界内部对于“超级学校”却多有批评,这些学校虽然创造了很多高考神话,却破坏了当地的教育生态平衡,其很多做法也违反教育规律。
(作者: 编辑:李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