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科教新闻

[湖北新院士风采]夏军:与水结下40年不解之缘

发布时间:2015-12-08 07:28:13来源:SRC-13

夏军院士在实验室

  荆楚网消息(记者 余梅 通讯员 刘嘉梅)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15年院士增选名单,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夏军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

  1975年实习时的一次洪灾触动了夏军,让他与水结缘。40年里,他一步一个脚印走来,围绕水循环非线性、水系统多元耦合以及全球变化影响的不确定性科学问题,取得了系统性成果,为减少水域污染和洪涝灾害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

  夏军是我国首位自主培养的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博士;是首位获得国际水文科学奖-Volker奖章这一殊荣的中国学者;2011年,他荣获第三世界水管理中心授予的“水资源管理杰出贡献奖”,2009年当选为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主席,也是中国学者首次担任国际知名水组织主席。

夏军(右二)的研究成果获得国际认可

  与水结缘40年

  生于1954年9月的夏军,刚刚61岁,却与水有了40年的不解之缘。1975年,就读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的夏军正在河南驻马店板桥水库军训和实习,每天往来于板桥水库。8月8日凌晨,因台风北上引发特大暴雨使板桥水库发生垮坝,驻马店地区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一片汪洋,400多万群众被洪水围困。

  那一场大雨夺走了2.6万同胞的生命,也深深地触动了夏军的心。他意识到水利工程水库大坝安全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也清醒地知道学习水文的重要性。

  怀揣着投身水利建设事业的理想,1978年,夏军师从国内外知名的水文学专家叶守泽教授,考取了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河流工程系陆地水文学专业首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从此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导师叶守泽的指导下,1985年,年仅31岁的夏军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被授予工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自己培养的首位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博士。

  夏军一直坚持系统水文学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方向。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教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届主任、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院长……夏军的每一步,走得踏实、坚定。

夏军院士

  为减少水域污染和洪涝灾害贡献巨大

  1989年,夏军参加了爱尔兰国立大学的国际河川水文预报研讨班,他分析了全球60多个流域世界范围资料,首次提出了水文系统时变增益的非线性机理,建立了水文时变增益系统模型(TVGM),解决了水文非线性理论中“复杂关系中找出简单关系”的科学难题,该模型得到全球范围不同气候区水文流域实测资料的检验,并得到国际认可。

  夏军注重将水文科学发展置身于社会实践特别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和社会效益,“发展中国家的水问题极其复杂。这些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程度较低,有些国家气象条件恶劣,生态还极其脆弱,而这些国家利用水资源的需求又十分迫切,因此二者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夏军说。

  针对这一矛盾,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夏军潜心于研究暴雨洪水过程的非线性应用基础问题,针对长期使用的线性单位线性理论计算设计洪水的不足,发展了水文非线性系统识别理论与方法,提出了针对水库大坝安全问题的设计洪水计算非线性理论与修正的方法,应用到水利工程设计洪水计算,在保障水库大坝安全发挥了重要科技支撑作用。这套理论与方法也被推广应用到中国长江、淮河等多个流域水文预报。

  近10年来,针对流域防洪防污面临的挑战问题,夏军在分布式TVGM基础上,发展了以水循环为纽带耦合水质过程、水库闸坝群运行的水系统新途径。在我国水管理的水质水量联合评价、流域防洪防污联合调度等方面,发挥了核心的科技支撑作用。其成果应用于多个流域与部门,使得曾经多次发生重大水污染事故的淮河干流,事故概率减少了75%以上

  此外,夏军在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世界水理事会(WWC)等全球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水组织中发挥核心作用,引领和直接参与了若干个全球水文计划和全球水安全战略研究,为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4年,夏军获“国际水文科学奖-Volker奖章”。“他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在发展水文科学与实践的知识与战略、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水管理与可持续开发及应用方面,做出了创新性贡献,在国际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杜格—纳须国际水文科学大会颁奖词如此评价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