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 韩晓玲
19岁的王丹妮是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2016级学生,最近在校园网上发了一组照片。
清晨6点,山区寒气逼人,队员们起床洗漱,早餐是土豆;上午,队员们带着孩子阅读,开展各种有趣的主题活动;下午2点,开始吃中饭,14名队员吃4个菜;随后的家访路上,泥泞坎坷;晚上9点,刚刚吃完晚饭的队员们总结这一天的经验,11点多还在备课……
14张照片,记录了支教志愿者的一天。
在大学里的第一个暑假,王丹妮到贵州山区支教。15天里,她拍摄了数百张照片,记录一个个感动的瞬间。
王丹妮家住安徽合肥,父亲早年从农村考上当地大学。在她小时候,父亲时常讲起:自己儿时在农村,每天凌晨4点起床去放牛,然后走几个小时山路上学,家里天天吃土豆,很少吃上饭菜。在城里长大的小姑娘,不以为然地听听,甚至还和父亲开玩笑:“别扯了,别扯了。”
而在这次暑期支教中,王丹妮和13个小伙伴每天吃掉60个土豆,走着泥泞难行的山路去家访,她对父亲的儿时经历有了亲身感受。
14名大一大二学生组成的团队,去了徐本禹支教过的贵州大方县狗吊岩为民小学,为孩子们举办夏令营,还开设了手工、绘画、武术、篮球、音乐和舞蹈兴趣课程。
支教的条件是艰苦的。睡在地上的大通铺,加上气候潮湿,不少人长了湿疹。平时,5天才有一趟去镇上的车,很难吃得上新鲜蔬菜,土豆成了主要食物。
没有一个人叫苦、抱怨。相反,这群大学生感到充实和幸福。
为民小学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虽然放着暑假,但是孩子们特别盼望上课,也很喜欢小老师们从大山外带来的新鲜知识。每天上午8点到中午1点,都雷打不动地来参加夏令营活动。
孩子们说:我们很开心,因为可以一边玩一边学到很多道理,因为哥哥姐姐来陪着我们。
有一次,志愿者举办趣味运动会,在课堂上有些拘谨的孩子们活跃起来,还互相鼓励。王丹妮将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定格在镜头里,自己也忍不住微笑起来,她笑着笑着,眼里却闪起了泪光。
每天下午,志愿者外出家访,时常要走上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去一个孩子家里时,他们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爬,不远处就是悬崖峭壁,大家手心里都捏着冷汗。
每次家访结束时,孩子们就快活地带着小老师去山顶上看风景,摘野花和野梨子野杏子。“贫穷没有带走孩子们的快乐。生活虽然艰苦,他们身上的正能量每天都是满满的。”王丹妮说,看到这些孩子,志愿者们也感到了幸福。
支教结束,告别大山里的孩子,回城后的王丹妮时时想起可爱的孩子们。21日,她在QQ空间里分享了支教期间拍摄的视频。“陪伴是最美的语言。”她说,希望能把自己感受到的温暖,分享给其他人。
(作者: 编辑: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