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晓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昆曲《牡丹亭》是至情至雅的爱情经典,却经过白先勇之手却变得是“潮”了起来。年轻的演员、西方歌剧的音乐、“空舞台”的表现形式、亮丽的服装,令人目不暇接。10月28日,青春版《牡丹亭》将于登陆武汉剧院,白先勇用青春的手法为观众讲述国粹魅力。
大文豪白先勇的不朽传奇
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已经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却坚守着昆曲的青春念想,青春版《牡丹亭》也由此而生。白先勇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却在文学领域功名显赫。他的作品《台北人》、《游园惊梦》、《纽约客》不仅享誉海内外,更是同时入选了大陆、台湾、香港三地的语文教材。
写作之外,白先勇也以“超级制作人”之姿,制作过舞台剧《游园惊梦》、昆剧《牡丹亭》等多出叫好又叫座的舞台大戏,为昆剧表演艺术开创崭新纪元,深获各界赞赏与肯定。2004年4月,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开始在世界巡演,更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在美国上演时场场暴满,另外后来在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演出引发了轰动,人潮澒洞,观者如堵!
《牡丹亭》是重情之作
青春版《牡丹亭》在剧本取舍上,重点围绕一个“情”字,被称为中国版“人鬼情未了”。主创者白先勇在汤显祖原著上,是整理而不是改编,完全继承原词,经过精心梳理,创作了以“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为核心的青春版《牡丹亭》完整地继承了汤显祖原著“至情”的精神。杜丽娘为情而痴, 因梦而亡, 复又因情而得以还魂人间;柳梦梅为爱所狂, 因梦而名, 寻得梦中人之魂魄并与之人魂幽媾, 复又挖坟开墓重生梦中人。这种真挚而又炽热的爱情主题直接触及到了情与理的冲突, 梦想与现实的矛盾, 也映射出不同时代的个体对永恒情感的向往和认同, 故而能引起当代人的强烈共鸣。
国粹也可以很时尚很流行
青春版《牡丹亭》被誉为“古老剧种的青春传承”,具体表现在青春靓丽的演员和迷人的音乐上。青春版《牡丹亭》选出了沈丽英和俞玖林两位昆曲界的后起之秀,青春版《牡丹亭》演员平均年龄20岁左右,不论主演、配角、龙套全部由年轻演员担纲,这主要是因为白先勇希望用年轻演员的演出来吸引更多的青年人热爱古老的昆曲艺术,了解中国国学的博大精深。
据悉,青春版《牡丹亭》另外一大流行催化剂就是将把西方歌剧的音乐创作技法用到了戏曲音乐之中。全剧采用西方歌剧主题音乐形式,丰富了戏曲本身和音乐的表现力,为观众呈现出一席五彩斑斓的视听盛宴。更值得一提的是,《牡丹亭》的唱腔中加入了大量的幕间音乐和舞蹈音乐,也很好地渲染了舞台气氛。
造型媲美新版《红楼梦》
青春版《牡丹亭》造型给人的第一感觉很像李少红版的《红楼梦》,尤其表现在服装和舞美上,青春版《牡丹亭》现场的精致度超乎想象!谈到服装,主创者更是做足了文章,他把总的基调定为苏州水乡式的“柔”采用淡黄、粉红、嫩绿等主要色调,服饰材料选用丝绸并辅以手工苏绣,内容限定中国传统的意象,如梅、兰、竹等,愈发衬托出演员的古典美,大大推进了剧中至真至纯的爱情主线。
更值得关注的是,青春版《牡丹亭》舞美别具风格,精美绝伦!剧中,设计者将剧中传统的花神拿花舞蹈改成用十二个月不同的花来表现,用戏曲语言来舞蹈动作,让舞台的整个气氛随花神的独具特色表演流动起来。而且,利用“空舞台”的设置,最大限度拓展了载歌载舞的虚拟空间。舞台地板打破了传统地毯,利用灰色调地胶作舞台,还将现代书法家的优美书法运用其中,舞台景片上书写了唐代散文大家柳宗元的散文。
(作者: 编辑:王媛)